庄子

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庄子bul

发布时间:2022/5/9 14:40:39   点击数:
北京荨麻疹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巫,巫师,古代巫师地位尊贵,通天文,善占卜,懂相术。郑国有个神奇的巫师,名叫季咸,他能预知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还能预知什么状态下可以生存,什么状态下就会消亡,能预知祸患的发生,福祉的出现,能知道一个人会长寿还是夭折,不仅如此,他还能把这些事的发生时间精确到十天之内。他料事如神,所以郑国人很害怕见到他,人们对他避之不及。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列子,名寇,又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道家学派思想家。注有《列子》。壶子,即壶丘子,名林。战国郑人,列子之师。列子见到巫师季咸,对他十分佩服,沉醉于季咸的神奇本领。他回到老师壶子那里,心中既兴奋,又遗憾,忍不住对老师说到:以前吧,我认为老师您的道在天下是最高深的,无人能及。今天我遇到一个人,他的本领才真正是天下第一呀。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壶子不动声色,他缓缓说到:我呢,也只是教了你一些道的名相,你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学习道的根本。你也不过学了一些皮毛罢了,你不会认为你已经得道了吧?你看,如果鸟儿都是雌的,没有雄的,那即便雌鸟能下蛋,蛋中没有卵怎么可以繁衍呢?而你尽管跟着我学了道的法则,还没有回归到内在,当然不能算得道了。可是,你却用我教你的道,想在世人面前和人家对抗,还想要取信于人,所以别人很容易就能看透你。要不你试试,把这个人请来让我看看。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第二天,列子带着季咸来见壶子,等看完壶子后,季咸离开列子前,悄悄对列子说:你的老师快要死了,没法活了。也就剩下不到十天的功夫了。你的老师看着怪怪的,就像一堆泼了水的灰烬,一点生机都没有了。列子听了季咸的话,心中顿觉伤感,进门时,眼泪止不住一直流,流到衣襟上,连衣襟都湿答答的,他悲伤万分,抽抽嗒嗒得把季咸的话告诉了老师。庄子没说壶子是啥表情,想来心中有几分好笑吧。壶子他说:我刚才给他看的是大地之相呀。茫茫然既看不出流动,也没有停止。这样恐怕他也只能看到我生机闭塞的状态。要不,你试试再带他来看看吧。大地之相,就是只有阴气,没有阳气,阴阳不能交合,所以没有任何生命力。壶子表现出来的状态想来可能类似于“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吧。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杜,通堵,即堵塞。权,变化。又过了一天,列子带着季咸又来看壶子。季咸看完壶子后,出门时对列子说:你的老师能遇到我真是三生有幸呀,他有救了!他看起来已经有生机了,之前闭塞的气息已经开始流动了。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尝又与来。”列子送完季咸,回来后把季咸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老师壶子。壶子说:这次给给他展示的是天地交合之相,天地交合之初,万物还没有命名,尚在孕育之中,我把这种天地孕育万物之初的生机从脚后跟生发出来,这样他便能看到我的生机了吧。不然,你试试下次再带他来。善机,向好的转机征兆。天壤,即天地之相。阴气和阳气交合,土地才能生长万物,这里壶子展现出的就是生命之初的生机。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复相之。”齐,稳定的状态。又过了一天,列子又把季咸带来了,季咸又对着壶子看了看,列子把季咸送出门后,季咸对列子说:你先生的状态不稳定,这样即便我看了,也没办法做出判断,还是等你先生的状态稳定了,我下次再来看。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吾乡示之以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这已经是季咸第三次看自己的老师了,而且每一次得出的结论都不一样。估计列子心中除了好奇,已经心静如水了。他回来后,把季咸的话告诉了壶子。壶子说到:我刚才显示给他的是不可见的太虚境界。他看到的大概是是我气息平和的状态。你知道,鲸鱼盘旋的地方必然是深渊,水流聚集的地方也会成为深渊,流水滞留的地方也会有深渊。深渊共有九种,我给他看的不过只有三种。不如你下次再请他来看看。太冲,指虚空状态。这次壶子表现出的就是虚空状态。“致虚极,守静笃”,只有处于虚空状态,才能达到心境澄明。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又过了一天,列子又带着季咸来看壶子。季咸一看到壶子,站都没站稳,自己拔腿就跑了。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壶子看到此情此景,就对列子说:快去把他追回来。列子赶紧去追,终究还是晚了一步,那季咸早就跑得没影了。不得已,列子只好返回来,对着老师说到:他已经跑得看不见了,我实在没法把他追回来,实在是追不上他呀。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壶子看着气喘吁吁的列子,继而很耐心得对列子说:过去那几次我给他看的从来都不曾脱离我的本源。我也只不过顺从他来应对,他却不知究竟,就像草随风摇摆、水随波逐流一样,摇摆不定,根本无法判断我真正的状态,所以他才逃走了呀。庄子的故事讲得得确好,仔细想,又是道的四重境界,壶子的第一次表现就是《齐物论》中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寂寥境界,第二次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初始动力;第三次则是道的虚空状态;第四次则是修道之人的深不可测状态。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列子经历了老师壶子的几次不同应对,他羞愧不已。然后告别了老师,回到了家乡。他不再认为自己学过道,就像彻底忘了一般,大门不出,一待就是三年。他每天不是给妻子烧火做饭,就是给猪喂食,他喂猪就像喂人一样精心。对待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亲疏远近,不曾有半点分别心。他摈弃人为的做作,恢复天真纯朴的状态,像土块一样无思无虑。世事纷扰,他却独守自己的纯真本性,而且,他始终如一,从不改变。故事讲完了,这和帝王的应对之策有什么关系?道不是相术,修道不能急功就利;修道要定心,不能轻易就改变;道深不可测。帝王只有不急功近利,潜心于道,才能做到深不可识,和道为一。

谢谢小伙伴们的陪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35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