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追求幸福,这样做更靠谱

发布时间:2022/5/9 9:07:54   点击数:
白癜风袪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007658.html

封面|圆吉祥主楼?

《庄子?马蹄》: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距今多年,

庄子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句话描写的是

在庄子之前的上古时代的情况。

那个时候的人们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保留了人本来就有的天性,

真正的享受田园般的生活,

非常的开心自在,

朴实无华。

图|秋?收获?现代人,充满了焦虑,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知识学问,物质条件较古人优越无数倍。然而幸福指数却是大相径庭,很多人充满了焦虑,不开心,不快乐,不幸福。图|阳光、草坪?一项调查显示:年就有89.3%的职场人处于焦虑之中,还有数据显示有53.6%的网民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经常失眠。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金钱虽然可以买来物质,却难以让人们在精神上获得幸福感。

美国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到年之间的40多年中,他们的收入翻了三番,但离婚率却翻了两番,青少年自杀率增长了三倍,犯罪率增长了四倍,监狱里的服刑人员增长了五倍,抑郁症患者增长了十倍。

所以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外在物质条件的丰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心目中的幸福。

图|盛开的月季花?圣埃克絮佩里的小说《人类的大地》:操纵精密的仪器并没有把你变成一个索然无味的人。我觉得,那些被我们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吓倒的人,其实根本收获不到任何生命的价值。机器并不是目的”,最后又说,“我们超越工具,借助工具,又寻找到古老的大自然,那是园丁、航海家或诗人的大自然”。图|美丽的大草坪?

然而快一个世纪过去了,他对于人类所期望的还是没有实现。

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人类却与“园丁、航海家或诗人的大自然”渐行渐远,离钢筋混凝土越来越近。

作者以为,技术进步了,人可以免于饥寒,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回到自然,找到自己。

但是现实情况是人们普遍缺少幸福感。这是为什么呢?

图|一杯普洱熟茶?老子,道德经的智慧

从古人的智慧当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启示:

《道德经》当中说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大道是中道而行,而一般人却是偏向两边,不能够中道而行,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科技日新月异,人对自然的索取却也变本加厉,生活也越来越恓惶,离“沉睡的音乐家”或者“栖居的诗人”越来越遥远。图|圆吉祥花园西?

老子进一步阐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这句话就是说弃绝圣人与各种学问智巧,人们就能得到百倍的利益,不标榜仁义,人们也就会孝顺慈爱,不追求巧利,就不会有盗贼。人们也就会真正有智慧。

这里可以理解为放下很多的对比,比较,没有分别对立,没有标榜好的,就不会有坏的。

图|圆吉祥樱桃花?

其实人追求的越多,有各种各样的名目,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又树立榜样,标榜圣人,圣人又以学问道德,构建了一个框架,把大家都框在这个里面。

这些有形无形的东西,包括物质,精神,都把人们给限制住了。只有放下这些外在的物质,精神,才能真正的释放自己内在的智慧,获得幸福。

所以说“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言语行为超出常人,通常不被人理解,看起来好像很笨拙。但其实他什么都懂,也能够和别人相处的很好,只是有时候境界流露不能够被人理解。

图|二楼茶室?

庄子也说: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现代人跟以前不一样,物质生活很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不一定比古人精彩。面对外在的各种名目,我们的眼睛,耳朵,舌头等很难控制的住,慢慢的跟着走远了,从而更加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甚至不清楚,不了解自己。

不清楚,不了解自己就是昏昧,昏昧会让我们生起恐惧之心,执着有一个自己和别人,慢慢的,习气就会产生加强并巩固,从而越来越不开心,不快乐,不幸福。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认清楚自己,从而“民性得矣”。

图|阳光下的普洱?老子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简单的生活,亲近自然,少一些欲望反而能够性情开朗,回归本性,找到最纯真的自己,以至获得心灵上的快乐,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快乐的时候,内心当中也会自然的想要分享这份快乐,无私的希望别人也能够拥有这份快乐。于是,当你以这样的慈悲之心和别人接触的时候,别人也会被感染,熏陶,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幸福,快乐!图|圆吉祥生态园?·致圆吉祥的家人们·任何时候都要和自己好好对话认识自己、包容自己善待他人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够获得幸福。文章为圆吉祥文化工作室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圆吉祥文化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35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