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闻中鸟栖一树观自在奥义书核心智慧
演讲者:闻中老师
整理者:谢未艾
时间:年9月10日
以信心、爱与行动,直面人世无常
◎课程的结束,是行动的开始
诸位同道,我是闻中。很开心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夜晚,做这样一场《奥义书核心智慧28讲》的结课演讲,以作为本课程的收官之作。
跟诸位于庚子年在线上的相会,是特别富有意义的事情。然而,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也都会有其开端与结束,生命本身又在无穷无尽地在展开——无物能够阻挡我们的存在,生命的奥妙正在于此。而这次所探讨的“奥义书”这个话题,更是值得我们用更悠长的岁月去追问,就像追问一切不可穷尽的话题一样,恳切的追问,总是将回报给我们以更大的生命、更阔大的丰盈。
刚才,昀洛老师已经谈到了她个人学习的一些心得,尤其是她后面的一些话语,令我很受触动。我们都是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就人类的知识结构而言,尚有一些不可穷尽的存在,是我们的知识所永不能抵达的,可以说,现时的生命,处在虚无与虚无的中间地带,惟有凭借热忱,用情感、理性、爱与智慧,才能照亮这一段放眼望去颇为有限的人生。
诚因如此,此时此际的相会,就特别具有价值。我们应还记得在《行动瑜伽》的开篇,斯瓦米·巴伽纳南达(SwamiBhajanananda)在中文版序言中,专门为中国的读者写有一段话,对身在人世间的我们主动思考自己的生命、展开人生创造性的行动,有着莫大的启示。
巴伽纳南达尊者话语的要旨是:这个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行动,但却从来不知道行动的秘密、行动的艺术与行动的科学。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事”,却对其中深藏的微妙法一无所知。
怎样把“做事”变成生命的修行与修炼,其中就隐藏着太多的方法、技术与科学,值得我们引起重视。比如,学习《奥义书核心智慧28讲》这门课程,可以说,我们是在掌握一门新的技艺,与此同时,生活中尚有日常的事务需要处理,公司里尚有商务交往需要应对,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可以变成一道灵性之门,以通往更幽深的生命地带。
那么,转变之“几”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不是由事情本身来决定,而是由我们怎么做事来决定,这才是关键。
◎心路:应时而生的奥义书课程
我至今仍记得,在这门奥义书课程的筹备阶段,三宝老师、王志成老师、昀洛、韦彤、黄静,还有我们苏磨团队所有工作人员,确实是有一个发心的:在这样一个生命危脆、人心浮荡,充满着恐慌,充满着挑战的特殊阶段,苏磨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是做事以前的心念管理,也就是思考这件事怎么做。
关于奥义书的课程,我当时其实是犹豫过,徘徊过的,因为要对究竟做成什么样的课程做预先的决定,这太难办到了。课程一定要做,而且必须要做,这就涉及到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当时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我要怎么讲。怎样才能把印度异域的文明,以及轴心时代的崇高的人性与此一存在界生成的无与伦比的根源处智慧,讲授给我们中国的对生命葆有热诚的思考者。我的内心是有过很深的想象的,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庄重、郑重,并且一定要带着一种很深很深的恳切来做。这就是当时一念生起的初心。
世界是无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小小的病毒出现之际,顿时失去了各种应有的秩序,全都陷于混沌。这时候,人是会恐慌的,即便并未染病,政治的漩涡、商业的漩涡、精神上的困境、文化上的困扰,也令我们无一人可置身事外,遑论身边有因疫情而离开人世的人。
时代的大恐慌,令我再三思量,此时此际,讲什么样的学问比较好。这时,我想到了印度奥义书里的核心智慧,它谈的是人怎样认识自己,并通过认识自己找到生命的一个不动点。一切的慌乱无序都是外部的,而内在则是稳定的,并且,越是内在就越稳定,越是深远处,就越安静,这是真正有用的根基。
只有对自我建立起深度的认知,穿越一个个虚假的自我,也即社会化的自我、生理与物理意义上的自我、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的自我,才有可能触及到自我的本质,建立起这一稳定的根基。这就是奥义书为这个时代献上的最大佑助。为它提供一种深度的生命智慧与洞见,令人即使在慌乱无序中,照样能够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能坦然面临各种生死成败的大考验,内心仍怀有一种如如不动的自在。
我早年曾受过庄子很深的影响。庄子就是一位看破世相百态,贯通思想与哲学的智者。人心的复杂也好,时局的动荡也罢,物质的贫困也好,他皆穿越而过,回归于天地,且天地自在于一己之心,他告诉身在文明世界的我们,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成为一种让人们非常仰慕的生命境界。
至此,我们发现了中国古代文明与印度古代文明相通相悉的地方。中国的道家与印度森林中的奥义书圣者,他们拥有一脉相通的生命品质,我觉得,这才是令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智慧之源。所以,讲奥义书是恰当的。若谈作用,它能让我们在慌乱中得安定,在无穷的变数中,建立起恒常安定的根基——藏于人类文明典籍中的那些最高耸的灵魂,他们所赠予我们的,就是这么一种如如不动的智慧。一旦得着这种智慧,那么,鸟儿就拥有了一双可飞翔的翅膀。
其实,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像鸟儿栖息在树上一样。印度的圣者克里希那穆尔提(Krishnamurti)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他说:“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会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人也会面临世界的分崩离析,但是,人是可以保有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自在的,这并非出于他对世界的高度信赖,而在于他相信自己、依赖自己。“相信自己”,这一生命信念的建立太重要了,而这就是奥义书里给到我们的大启示,也就是中国的道家,譬如以庄子这样的逍遥真人为代表的圣者给到我们的启示。
今年由疫情带来的一切,真的是个大考验,大挑战。疫情引发了对人身心的一次大检验、大测试,从身体到心灵、到灵魂、到信仰,到整个文化的根基处,无不如此。疫情期间,我曾写过相应的一些文章,发布于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