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过去一直以为古代先秦的文章或严谨有余,或华美绮丽,或夸张怪诞,如《论语》、《楚辞》、《山海经》,虽然也有《墨子》的质朴,《孟子》的恢宏,《荀子》的慎密,《老子》的清静,但个人更喜欢庄子的文章,喜欢那种从内到外镌刻到骨子里的浪漫,和无处不在的洒脱,喜欢那种思想境界上的自由自在。在庄子的文章中,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代表如《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用批判的观点看,多少带些唯心主义色彩,但文人的情怀本当如此。但少有唯物论辩证法观点体现较多的,唯在这篇《秋水》之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遂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及至望洋兴叹,已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对曰,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曲士不可以语道。虽然说的是大小、远近、多寡的辩证关系,但却实实在在借此打击了一下伯夷,鄙视了一下孔子,笑话了他们的造作。又借北海之口,以“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说明通达者观察万物应持孜孜不倦的韧性、无所不包的心态和高屋建瓴的视野;又借北海之口,以“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反证“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说明精细粗鄙、至大极微的辩证关系;又借北海之口,从以道观之、以物观之、以俗观之、以差观之、以功观之、以趣观之等六个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贵贱、大小、内外、对错朴素自然的观点,就好像刀在医手为治病救人之良器,刀在凶顽则为逞恶伤命之凶具,所以应“当其时,顺其俗,师天地阴阳”,才能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又借北海之口,以“无拘而志、无一而行”,“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为或不为,固将自化,引申出了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又借北海之口,强调大道的益处“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凸显道家“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的天道观念,以至更进一步“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的治世原则。“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综其上者,为人处世唯遵循“天道无为”尔。但此“无为”非彼“无为”,若谁以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为借口来简单粗暴地去批判庄子,以为“天道”就是天大的道理,是天子皇帝官老爷的道理,则吾辈羞与之谈。倘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庄子的论述自然也有不少失之偏颇的地方,但庄子也是认同“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但多了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今人何必笑古人?或者再过千万年后,后人复笑今人也是一定的吧。无为不是不为,是顺天道而为,顺时势、自然而为,心与道合,所以也是秉本心而为,是闻我欲闻、美我所美、想我所想、为我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说的都是相同的道理。虽然少了些“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意趣,但若能如庄子般秉持汪洋恣肆、变化无端的人生哲学岂非也别有一番精彩?(张志强,致公党锦州市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zs/1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