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庄子逍遥游最后一讲如何前往无
今天接着讲《庄子·逍遥游》,这也是“王庶文讲坛”针对《逍遥游》的最后一讲—“无何有之乡”,下期将进入《庄子·齐物论》。在上一期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了庄子从惠子的大瓠出发,提出了“大而无用”不是真的“无用,”只是人的智慧不够,不会用的概念,庄子又通过“不龟手之药”的故事证明自己的观点,最终表明心迹,泛舟江湖。
今天是《逍遥游》的最后一篇,依旧从惠子与庄子的对话开始,我们进入正文。
大樗树之殇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u)。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惠子听了庄子“大而无用”不是真的“无用”后的理论后,表示不满,继续与庄子辩论说:“我家还有一颗大樗树,这种树非常大,但是树根到处是大肿包,墨斗线在树上都画不了一条直线;树枝也是歪歪扭扭的,这种树就算丢在路边,木匠看都不会看一眼。今天你说的话,就像大樗树,空洞乏味,大而无用,你们都是同类啊。”
这一点还真是惠子错了,大樗树其实就是臭椿,这种树虽然长的丑,还会散发臭味,但是以现代的工艺而言,臭椿不但可以药用,还可以做建筑材料,最可观的是这种树用来做纸最好,我们现在用的纸张很多都是用这种树做成的。
我们回到原文,这一句话是惠子在骂庄子,惠子听庄子说什么“大而无用”不是真的“无用”,还有什么“不龟手之药”、“浮乎江湖”被搞的很烦,马上以唇相击,开始骂起庄子来了。这种骂人的技术其实并不高明,在我们日常里也是随处可见,不过有一点好的,就是不带脏字,这是文化人的基本休养,如果您以后遇到喜欢说大话的人,也可以直接骂他是大樗。
不能执鼠之牛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牦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不能执鼠。
狸狌(sheng)是两种动物,“狸”就是“狐狸”,“狌”是“黄鼠狼”,这两种动物都有一个特性就是狡猾。
庄子说:“你见过狐狸和黄鼠狼吗?他们独自行走的时候蹑手蹑脚,放低身子,以为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了;有的时候他们还会上蹿下跳,做事情没有轻重高低的概念,这就是自作聪明啊,如果遇到高明的猎人,沿途设置一个机关,一下就可以把它们抓住。还有那种牦牛,觉得自己很大很了不起,但是它连老鼠也抓不到。”
庄子又通过三种动物“狐狸、黄鼠狼、牦牛”给惠子讲道理,他是在说:你跟我讲“大而无用”的道理,就像狐狸与黄鼠狼一样狡猾,偷换概念,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是你想过的事情我早就想过了,而且想的比你还要深入。小的动物再狡猾也会被抓到,大的呢?还不是一样,连老鼠都抓不到。
庄子用这三种动物做了对比,其实还是在告诉我们“大而无用”不是真的“无用”这个概念,每一样东西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一概而论。
无何有之乡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接下来庄子又给惠子出主意了,也引出了整篇逍遥游的重点——“无何有之乡”。庄子说:“你家里有一颗大樗树,居然还会担心他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他种到“无何有之乡”,那里无边无际,什么都没有,你把大樗树种在那里,晚上在树下面睡觉,白天在树下面晒太阳,逍遥自在。因为树长的丑木匠也不会来砍掉它,因为树有臭味小动物也不会跑来做窝,非常的舒服啊!”
“无何有之乡”与“浮乎江湖”都是类比,庄子是通过它们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过“浮乎江湖”仍然讲的还是停留在俗世间的事情,只是远离“庙堂”,远离那些烦人的事;“无何有之乡”则要深刻的多,已经有了杨朱子“拔一毛而为天下,不为也”的深刻含义在里面了;如果“浮乎江湖”中庄子对世间还有怨念的话,那么“无何有之乡”则是毫无情绪,毫无波澜,孑然一身。
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如果在世俗中,无论富贵还是穷困,都免不了灾祸和苦难,“不夭斤斧,物无害者”,就是在说世俗里的各种不幸,庄子要远离他们,那么他能去哪呢?“无何有之乡”,这个地方在哪里?
除了内心深处之外,再无其他,只要脸皮够厚,足够的没有尊严,那么确实再也没有任何能够伤害到你的东西存在了。脸皮够厚和没有尊严就是进入“无何有之乡”的门票,大樗树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鹏鸟、小鸟、狐狸、黄鼠狼、牦牛是进不去的。
《逍遥游》一开始以“大鹏鸟”起头,看它飞啊,飞啊,从北极要飞到南极去,但是这都不是庄子的终极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也就是今天讲的“无何有之乡”。
我在一开始讲《庄子》的时候,就说过《庄子》是一碗毒鸡汤,很多读者表示不理解,还会产生反感。但是如果您愿意把《庄子》“神仙书”的外壳,剥掉之后,用日常逻辑去推导,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和不一样的庄子。现在很多“大师”都喜欢拿《庄子》出来作为修仙,养生的教材使用,各位读者请一定要学会甄别。
庄子的一生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那些“大师”如果真的懂庄子生活的话,如果是真心诚意追随庄子的话,那么我想他应该不会收取如此高昂的学费了,也不会将庄子纳入“成功学”的系统中。
好了,《庄子·逍遥游》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下周我们将进入《庄子·齐物论》,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一点:庄子的终极目的是“无何有之乡”,这个地方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它的门票是脸皮够厚和没有尊严。
谢谢赏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