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庄子故事系列伯乐的罪过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庄子》故事之伯乐的罪过(外篇五)原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注释:
龁(hé):啃,咬。
翘(qiáo):举起,抬起,向上。
陆:通作踛(lù),跳跃。
义台:高台;或仪台,天子、诸侯行礼之台。
路寝:即正寝,正室。
剔(tī):剪剔马毛。
刻之:凿削马蹄。
雒(luò)之:雒,通“烙”,用红铁烙火印,作为标识。
羁:马络头。
馽(zhí):牵绊马足的绳子。
皁(zào):饲马的槽枥。
栈:安放在马脚下的编木,用以防潮,俗称马床。
橛(jué):马口所衔之木,今用铁制,谓马口铁。
饰:指马络头上的装饰。
鞭策:都是打马的工具。
知识拓展——陶者与匠人陶者“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埴为粘土,制陶的材料,圆、方之形分别以圆规和曲尺为工具。而匠人“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应绳。”木匠以木材为材料,曲直以绳墨作为工具。此二者在庄子眼里,都是有为之法,人为之术,“治天下者之过也”。
《周易·系辞传》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所言神农氏开中国农业之先河,耒耜为记载较早的成形木制农具,又制陶为器。而到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国已有“五器”之说,所谓“五器”——规衡绳矩权。“规矩绳”为测量工具,制形于方圆曲直;“衡”称杆,“权”称锤,《汉书·律历志上》释义为:“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
庄子独言“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所以“天下诱然皆生”。不言“衡权”,因“衡权”取法北辰与北斗之星,古人观此而知昼夜交替,四时合序——天道无亲。不仅制“玉衡璇玑”为观测工具,又以“衡权”而制轻重之秤。今人只见“权衡”,不见“天道”;又以“技艺”之念揣度道人之心。
声明:截图选自蔡志忠漫画系列。
按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