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试妻戏说庄子的典故成了香港第一部

发布时间:2019/9/3 18:43:38   点击数:

前天,Sammi发文原谅许志安出轨。

她写道,幸福不只是一场场顺利美满,当中也有试炼,也一起去经历高低状况。

原谅与否,都是她的个人选择,而所有不伤害别人的个人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只希望她以后一直都能好好的。

想当年听到她跟许志安复合的消息,自己感动得简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还把08年东亚华星演唱会上两人合唱《唯独你是不可取替》的视频重温了四五遍。

“最后的童话”,我是虔诚相信着的。

如今,童话褪色为残酷的现实。

放心,这不是一篇给许志安贴上“渣男”标签,或说Sammi爱得卑微的鸡汤情感文。

只是觉得,婚姻可能真的是一场修行。

一生只爱一个人,很多痴情种都能做到。

但一生只爱身边这位每天跟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并且保证生理和心理上的绝对忠诚。

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

或者说这种设定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发现不爱了,或彼此过不下去了,选择分手离婚,再另寻新欢,这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

但婚姻两人,往往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或情感,或依赖,或孩子,或利益,总有一个理由充足得让你无法面对婚姻的彻底破裂。

于是,多数人的婚姻都是彼此不断吵架伤害,但最终又两人继续陪伴前行的旅程。

而他们对于伴侣出轨的原则性问题,承受不起,但至少预防得起。

感情的试探与被试探,是婚姻中的常态。

稍微闻到危险的气息,就开始提高警惕。

或智谋巧问,或看对方手机,或酷刑前追根究底,或每天连环夺命call,甚至跟踪....

奇招百出,总有一招能证明对方的忠诚与否。

古往今来,婚姻中忠诚的试探都是重头戏。

最极致的莫过于民间传说中的庄子,竟然用自己的死亡来试验妻子的忠诚。

而这便是《庄子试妻》的故事。

(哈哈,这个过渡没有太猝不及防吧)

年,继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后,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也出炉。

那就是《庄子试妻》。

影片由黎民伟编剧,其兄黎北海导演。

剧情取材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的《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篇。

没听过庄子试妻的典故?

那你一定听过“鼓盆而歌”的故事吧。

即庄子丧妻之后,不仅没有伤心大哭,反而在妻子坟前敲打瓦缶唱着歌。

这本是要说明庄子看透生死的旷达境界的。

但普罗大众却无法理解这种坟前蹦迪的行为。

于是后世作家冯梦龙,迎合大众的因果论,以三俗的形式给予“鼓盆而歌”合理的解释。

婚姻伦理典故《庄子试妻》就此诞生。

庄子出游,见一妇人在山上扇坟,问后才知,妇人欲把丈夫新坟扇干,以便自己能改嫁。

回家后,庄子将此事告诉妻子田氏,田氏说那妇人狠心,发誓自己一定不会这么做。

庄子疑心重,便假死,以试探妻子。

田氏伤心不已,办理丧事时,庄子化作俊俏的楚国王孙少年来拜祭。

田氏对少年生情,很快便谈婚论嫁。

正值春宵,少年突发心绞痛,仆人告知田氏,吃人脑是唯一的救治方法。

田氏爱郎心切,晚上便带着斧头劈开棺材,欲取庄子的头时,庄子复活,大骂田氏。

田氏羞愧不已,上吊自杀。

冯梦龙在小说中以此来解释,庄子为何在丧妻后反而“鼓盆而歌”庆祝。

后被改编成各种版本的杂剧戏曲。

因故事内容诋毁了被奉为先贤的庄子,此剧出世后就遭清政府屡屡查禁。

但因其三俗性,仍有许多戏曲新剧出现,换汤不换药,矛头直指庄子哲学。

到了民国,庄子试妻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正值西洋影戏流行,自然而然便拍成了电影。

年的电影《庄子试妻》,在香港乃至中国电影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倒不是说影片内容可圈可点,而是作为香港第一部故事片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

布拉斯基创办的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出资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中间为布拉斯基(BenjaminBrodsky)

巧合的是,《庄子试妻》的诞生,同样与这个美国人息息相关。

可以说,他是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参与者。

除了上海的亚细亚公司,布拉斯基还在香港创办了华美影片公司。

年,布拉斯基来港拍摄影片。

经人介绍,便认识了当时在香港致力于戏剧表演的黎民伟。

黎民伟(-)

划重点:黎民伟。

如果说中国早期电影的奠基人物是张石川和郑正秋,那么香港的主场则是黎民伟。

他被称为“香港的电影之父”。

他的孙女就是TVB经典银幕女神黎姿。

当然,其兄黎北海在电影界也不是小角色。

TVB经典女星黎姿

当时布拉斯基和黎民伟几人会谈后,便决定利用现成的文明戏素材拍一部故事片。

布拉斯基等出资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而黎民伟则组织“人我镜剧社”负责摄制影片。

最后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制片并发行。

拍成的《庄子试妻》在香港公映成绩很好。

这部15分钟的短片,后被布拉斯基携回美国,成为第一部海外放映的中国电影。

《庄子试妻》是“人我镜剧社”拍摄的。

与其说是剧社,不如说是黎民伟的私人阵地。

因为“人我镜剧社”的成员只有他自己,妻子严珊珊、四哥黎北海、老友罗永祥。

凡《庄子试妻》的演员、剧本以及一切服装、布景道具,均由他们供给。

影片实景拍摄,人物则穿清朝服饰。

为了让庄子的鬼魂在片中忽隐忽现,影片还使用了特技摄影的表现手段。

黎民伟在担任编剧的同时,还反串扮演了片中的女主角庄子之妻田氏。

《庄子试妻》剧照

图中为黎民伟饰演的田氏

至于为什么要反串,我在上篇有讲到,民国初期,女子上台表演还未被观众完全接受。

即便如此,《庄子试妻》还是走出了一步。

黎民伟之妻严珊珊扮演了扇坟的妇人一角。

严珊珊虽然不是出演主角,且在片中的戏份很少,但至少打破了银幕的零纪录。

严珊珊(-)

她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

这在风气未开的时代,是有很大表率作用的。

《庄子试妻》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开启了香港电影的故事化和叙事化。

但影片内容的价值取向却让人不敢苟同。

之前说过,《难夫难妻》表达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讽刺与不满。

相比较其对妇女命运的关怀,《庄子试妻》则是转向古代戏目,囿于传统的观念。

这是个描写庄子炸死,化作楚国王孙,试探妻子是否守节的故事。

现代的庄子试妻戏曲照

(年《庄子试妻》拷贝丢失,找不到对应剧照)

糟蹋圣贤、恶搞庄子先撇开不说。

以假死来考验妻子忠贞的剧情,显然是封建时期典型的男性单边主义。

要求女人从一而终,即便丈夫死了也要守寡,把立贞节牌坊当成女人最大的美德。

这很投合旧式男人的趣味。

由于其三俗性,除这部最早的港片,庄子试妻的情节继续不断被搬上银幕。

如年的《蝴蝶梦》;年的《庄子试妻》;年的《大劈棺》.....

年《庄子试妻》剧照

(庄子,字子休;字幕请从右往左看)

有的为满足大众口味,加多了情色暗示;

有的将劈棺情节放大,拍成了恐怖片;

有的从女权出发,阐述女人有欲望的合理性;

总之,改编层出不穷,千奇百怪。

而庄子原先“鼓盆而歌”的寓意,对生死的思考,早已在百年来的试妻中化为了笑谈。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

先锋派:一种你看不懂却依旧叫好的电影存在

《难夫难妻》:一种维持了几千年却从不谈爱情的婚姻

当没心没肺的流浪汉,开始有了悲伤

这部堪称始祖的中国电影,可惜再也看不到了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电影在战争中进入了中国

卓别林,一个在悲剧中成长的喜剧大师

麦克·塞纳特,开启了启斯东喜剧的时代

丽莲·吉许,一个演到演不动的电影演员

不赞同年《庄子试妻》价值取向的,点在看

↓↓↓

曹小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718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