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前年-前年)名周,战国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代表作为《庄子》。
庄周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立场,消极厌世,幻想摆脱一切外物的束缚,追求个人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认为一切都受外物和自身肉体束缚,就是“有待”、“有己”。他主张采取“坐忘”的办法,使自己摆脱外物和自身肉体的束缚,以达到“无待”、“无己”,使自己和大自然浑然一体,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一切任其自然。从这种虚无主义的立场出发,庄周反对新兴地主阶段的一切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主张统治者应该无思、无虑、无为,一切任其自然。
庄周的自然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先于天地而独立自存,既不能感知,也不能把握,只能靠主观直觉体会它的存在。
庄周在认识方面是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认为事物之间的一切差别都是相对的,一切都以主观认识为转移的。
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首先表现为否定客观事物质的区别。庄子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但他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由于强调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而否认了事物间的区别,否定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事物因分化而生成,但生成即是毁灭。彼此的手臂碰一碰,你已失去原来的你,我也不是原来的我了。
其次,在认识论上,庄子片面强调认识的相对性的一面,认为人的感性和理性都不足以信頼,因为它们都是相对的。
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的影响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他虽没有解决好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但却以相对主义反对了独断论和专制主义,包含着对诸子百家的一种宽容态度。另外,相对主义虽然提供了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哲学,并且在客观上为无原则的行为作了某种辩护,但它也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问题,特别是揭露了逻辑思想的矛盾,为中国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发展提供了批判的基础。
往期回顾:
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