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逍遥游一

发布时间:2018/5/14 0:19:52   点击数:

逍遥游·一

原文

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④而飞,其翼若垂⑤天之云。是鸟也,海运⑥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⑦也。

注释

①北冥:陆德明认为“北冥”本亦作“溟”,北海也。嵇康说“取其溟漠无涯也。”梁简文帝说“窅冥无极,故谓之冥。”

②鲲:陆德明以为是大鱼的名字。崔譔认为“鲲”本是“鲸”字,抄写错误成了“鲲”。方以智认为鲲是小鱼之名,但庄子拿来作为大鱼的名字。清代郭庆藩引用《尔雅》注释,认为鲲是鱼卵。

③鹏:陆德明、崔譔等认为“鹏”就是“凤”,两个字在先秦时代写法与读音相同。

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之处。现在一般写作“陲”。垂天之云指鹏鸟之翼,大如天边之处的云一般。

⑥运:转,行。向秀认为鲲鹏只能在海中行进,所以称为海运。陈鼓应认为,海运也可能指代海水的运动,即波澜的波涛。

⑦天池:陈鼓应认为是天然的大池。成玄英称:“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成玄英看来,庄子把大海视为天然的池塘.

简译

北冥有一种鱼,名字叫做“鲲”。鲲的大小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一种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宽阔)。鹏奋起而飞,他的翅膀就像那天边的云朵一般。这种鹏鸟,在海中行游,将要去往南冥。南冥,是天然的大池。

释义

这一段可以说是《庄子》最为脍炙人口的文字,任何对于中国文化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念叨几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也听说过金庸小说中大名鼎鼎的“北冥神功”。庄子在这一段,主要描述了鲲鹏之变,以及大鹏南飞的故事。

北冥是哪里?

一般都粗略的将“北冥”理解为了北海。这个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隋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称:“‘北冥’本亦作溟,北海也。”取“溟”,则是溟漠无涯之意(嵇康),冥则是窅冥无极(梁简文帝)。唐代成玄英《庄子疏》称“溟,犹海也,取其溟漠无涯,故谓之溟。”溟漠、窅冥都有一种生死别离的感叹,譬如明代方孝孺《祭邹博士》:“聊叙哀而酌酒,一以慰先生于溟漠,一以写吾心之冲冲。”再如唐代元稹《三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古代学者认为北冥指的是位于北方的广阔无极而又与我们一般世界有异的海洋。也即是说,道家学者并不认为北冥以及鲲鹏是现实之中的地域与生物,是想象中的世界的风貌。

为什么要写一个虚构的世界,,而不写现实呢?唐君毅先生有一非常精到的论述:道家所推崇圣人,是真正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超越时空而真正独立特行的人物,这种人物不能真见于历史,因此后来王弼、郭象等人主张“体无”与“独化”,超越一切的世俗概念,这是道家精神的必然归结。从唐先生的论述中,我们也可以领会为何北冥与鲲鹏,会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吧。

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

鲲,从鱼,昆声。昆有大的含义,比如昆(音魂)仑,《太玄经》称:“昆仑旁薄,幽”,范望称“昆,浑也;仑,沦也:天之象也。”这里的昆是天的形象,指广漠无垠。从此而来的鲲也应当有大的含义,因此很多人将鲲理解为大鱼,崔譔直接说“鲲当为鲸”,认为“鲲”字是后来人抄写错了,北海里的那是大鲸鱼。

但是,鲲还有一重含义——《尔雅释鱼》:“鲲,鱼子。”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认为,“鱼子未生者曰鲲”,就是说鱼要生小鱼,还在肚子里时就叫鲲,已经排除体外的叫做鱼子。

如果鲲是鱼卵,那么庄子就是一个极为滑稽的人,将小小的鱼籽夸大为不知几千里的大鱼,给一个极大的事物起了个非常非常小的名字,这也正是庄子想象力的奇伟瑰怪之处。仔细体味一下,似乎比那些用无限夸大的极大来形容描述,更加富有想象力也说不定。

鹏鸟是什么鸟?

鹏,其背不知几千里也。今天的地球赤道才八万里,几只鸟儿雁行的话,岂不是跟孙大圣遮天一般了?结合到北冥这是个现实中不存在的所在,那么鲲鱼与大鹏也都存在于另一个浩瀚世界,我们可以不必担心见不到太阳这一问题了。

鹏,虽然是外来物种,它可能是什么样呢?一般认为,鹏就是凤。古代的时候没有轻唇音,因此鹏和凤的读音是一样的,这样两者就可能通假。《说文解字》称:“凤,神鸟也……??,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大篆的凤字就是朋党的朋字,因此鹏就是凤。

《说文》所录古凤字,也即朋党之朋。

《说文》所录古凤字,朋加鸟为鹏。

但是崔譔认为“鹏即古凤字,非来仪之凤也。”之所以这样说,可能还是从《说文》而来,“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这一段话的重点在于以群鸟譬喻朋党,也即是说鹏鸟并不是领头的凤鸟,而是群鸟之一。因此,段玉裁认为,“鲲鱼子也,鹏群鸟之一也。而皆云大不知其几千里。”

今本《庄子》的整理者郭象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郭象很老实的说:“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郭象也不清楚。但是后文一句很有趣,郭象说:“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也就是说郭象认为这里是极小与极大的对比形容,那么何者为小,何者为大呢?从文字对应来看,前称“鹏鲲”,此说“小大”,应该是鹏小鲲大——这似乎也可以说的过去,因为鹏是跟随着凤鸟的群鸟之一,很可能也是小鸟——但郭象并不打算把孰小孰大定死了,因此主张得其意就可以了,“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耳。”但依然可以看出,郭象对此还是有小大的分别。以至小形容至大,这种充满喜感的事情,令人不禁怀疑庄子与“齐谐”的关系。(郭象说的“小大”,也可能指的是后文学鸠与大鹏的对比。)

垂天之云是什么样?

庄子说,这大鹏鸟飞起来,其翼若垂天之云。司马彪很简略的解释说“若云垂天旁”,那这又是什么样子呢?崔譔说“垂,犹边也,其大如天一面云也。”鹏鸟的翅膀像那天边之云,这样想来,这翼确实很大。垂字本来就有边的含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坐在堂边。但垂还有一重含义,就是远,现在还有一个词语“边陲之地”,“陲”就是“垂”字的俗字。这样的大翼若远天处的云一般,看来这天绝不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之天。

为什么要去南冥呢?

和北冥相对,南冥应当是南海无疑。但鹏鸟为什么不在北海呆着,一定要去南冥呢?还一定要用“海运”的方式呢?

郭象认为,鹏鸟太大了,绝不是一般地域所能承载,大的东西一定要生在大的地方,因此鲲鹏只能生在北冥这浩瀚之处,只能飞到九万里去展脱双翼——这样的鸟,能得到这样的环境,那就是得其所待了。

但成玄英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鹏鸟如此是不得已为之,时世变幻,形迁情革,以前的鱼儿现在变成了鸟,一者沉游海底,一者飞于天空,旧日形骸已经舍弃,性情也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得不如此的,而不是本身所乐意的,因此庞大的身躯必须要在海内运转,以求高升于天上。

但问题是,变了的鸟儿还是当初的鱼儿吗?

成玄英说到,“死生聚散,所遇斯适,千变万化,未始非吾”,我还是那个我,只是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了取舍,知晓了自己该做什么,该向哪里去:鱼儿要沉游海底,那是阴暗之处,真正的启明之地乃是南方,因此必然要化鱼为鸟,向南而去,即便这路上遇到无数艰辛,即便要改变形态性情,但那才是鲲鹏应当去往的所在,那个地方是南方的大海,是天然的大池,是造化之力,非人所及的所在,就是大道所在之处。因此成玄英认为庄子讲述的是追求大道的途径。

参考文献

郭庆藩:庄子集释

王先谦:庄子集解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53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