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木垒故事王家大庄子的沧桑岁月四

发布时间:2018/3/22 21:41:04   点击数:

王家大庄子的沧桑岁月

作者:王旭忠刘成义老榆树的遭遇

王家大庄子门前的老榆树总共是4棵。百年古榆向人们昭示着这个家族的悠久和荣耀。农业合作化时,王氏家族入了社。农业社为了扩大再生产,需要木轮大车、板轱辘牛车、手推车、木锨、杈头、夹板子、水鞍子等各种农具,要上好的榆木作材料。经协商作价20元,买下了一棵老榆树。由于树杆粗大,树枝虬张,树冠庞大,十几名社员锯锯斧砍,耗时两天,才砍倒了这棵主杆直径在4米以上的大榆树。七八个木匠师傅就在王家大门前架起了大锯(当地人叫要枪锯能锯木板),把主杆断成了几十截。整整锯了一个冬天,才把榆木全部锯完(当时都是用人工锯木板)。仅锯好的榆木板就拉了八九车。年,全县用7天时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遍地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英格堡地区)组成了红旗公社英格堡大队(一大队),满沟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菜籽沟地区)组成了红旗公社菜籽沟大队(二大队),共同富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水磨沟地区)组成了红旗公社水磨沟大队(三大队),东方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西吉尔地区)组成了红旗公社西吉尔大队(四大队)。4个农业大队组成了红旗人民公社。王家大庄子属英格堡大队第五生产队。

年,英格堡大队带领全乡全体社员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掀起了气壮山河的农业大生产高潮,开始向共产主义迈进。当时非常激动人心的口号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英格堡大队办起了红旗台、先锋台、拔白旗、插红旗、搞评比、争先进。大队的红旗台、先锋台就置放在街街子街口上的一个高台上。先锋台的运作是非常严格的,全大队所辖11个生产队,每10天评比一次,排列一次名次,公开在红旗台、先锋台上用各种木制造型形象地表示名次的先后。先锋台是全部木制的斗形台,下部四周用木栅栏围起来,中间有一根碗口粗、3米高的木杆,木杆顶端是一个下小上大的斗形木箱,木箱分11个斗面,表示参加竞赛的11个生产队,每个斗面上都白底红字写着生产队的名称。斗面上方都有小孔,经评比后,插上与该生产队相应的名次标志。先锋台的标志依次是:卫星(第1名),火箭(第2名),飞机(第3名),火车(第4名),汽车(第5名),奔马(第6名),耕牛(第7名),蜗牛(第8名)。前8名均插一面红旗。第9名开始均插一面白旗。每次评比后,根据名次进行变动。用这种形式来激发各生产队“大跃进”“放卫星”的积极性。做这个红旗台、先锋台需要大量的优质材料。王家大庄子门前的老榆树又被砍倒了一棵,满足了做先锋台的需要。王家大庄子的老榆树最后只剩下了两棵,依然矗立在大门楼子前面,默默的见证着英格堡的历史变迁。

古钱币的出土

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春夏之交,英格堡河河水突然暴涨,汹涌澎湃的洪水呼啸而下,横冲直撞,荡满了英格堡的沟沟岔岔,良田、草坪、山坡、地埂多处被冲毁。洪峰过后,王家大庄子的打麦场被洪水冲刷出一个大缺口。这天中午,英格堡小学的几名小学生沿着英格堡河溯流而上,一边玩耍,一边抓捕被洪水冲下来的小狗鱼。在王家打麦场的缺口处发现了一个水洞,大家以为有鱼,用手一摸,抓出来的不是小鱼,而是一串铜钱。因年代久远,穿铜钱的绳子早已腐烂,铜钱都锈在一起,一串串,一沓沓,里面是无数钱币。于是大家一哄而上,手刨足蹬。随着一些闻讯赶来的五、六年级大学生的到来,拥挤在洞口挖铜钱的学生已达四、五十人。小洞已经变成了大坑,差不多有一间房子大小。大家从这里挖出来的铜钱足有好几吨重,铜锈斑斑的古钱币说明埋藏的年代已经非常久远。

古钱币分红铜和黄铜两种,有一分、十分、百分的,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小若指甲盖大小,大若茶杯口大小,均为圆形,中央有方孔,磨去钱锈,字迹清晰可见。钱币上印有“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字样,均为大清国通用的钱币。杂有少量的“察合台银币”、“阿古柏天罡”,还有一部分“龙洋”均为赤铜铸造上有龙的图案(当地人叫铜普尔)。鉴于当时人们还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这批古钱币除了极少部分由孩子玩耍保存了下来,绝大部分都由家长卖给了废品收购站,换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事后有人曾问过王家大庄子的王老大,老人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一辈祖先埋藏的。由此可见王家大庄子的历史之悠久,在英格堡居住的时间之长,当数英格堡街街子上的第一户。

简单的生活,比诗更浪漫。

温暖治愈你的心和胃:)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509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