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无用是真正的有用庄子逍遥游
昨天课程的关键字:无所用之。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的“有”实际上在由“无”在承载。就像所有的光明都是由黑暗孕育的,所以要向黑暗致敬。所有的有都是由无来孕育的。“无”是我们值得珍惜的一件事情。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1、惠子: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名家”的重要人物。
2、魏王:魏惠王。因魏都迁大梁,又称梁惠王。
3、贻:遗也,送。
5、五石:形容果实之大,说文称石,百二十斤。
6、瓠落无所容:形容瓢太大无处可容。
7、呺然:虚大的样子。
8、掊:分割。
“惠子谓庄子曰”,惠子,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宰相。是“名家”的重要人物。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家叫“名家”,这一派的特点是:天天在一起讨论、辩论名和实的关系。名就是指一个概念,比如我们说这是一个马,这个马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但是实呢就是马的名所指向的那个东西,“名家”以善辩来著名。
自己提出一个论题,然后自己开展辩论,然后再自己回答,再然后就自己也搞不明白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自己不给自己画圈,基本上就不会被缠住。缠,纠缠的缠。如果不是自己给自己纠葛,这个世上能够牵绊我们的事其实可能还真的不是那么多。
惠子给庄子就说一件事,提到了魏王。魏王是谁呢?魏王就是魏惠王,因为他曾经把首都迁到了大梁,所以又称梁惠王。梁惠王这个人我们很熟悉,《孟子》开篇就是和梁惠王对话。梁惠王问:“老头,从那么远来,可是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这是《孟子》的开篇千古一问。千古一问就是梁惠王提出来的。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说魏王送给我一个大瓠之种,贻,遗也,送。大瓠就是大葫芦。魏王送给我一个大葫芦的种子,“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我就刨一块地,然后施上肥,把它给种下,再浇上水。它长得还不错。而实五石。
不仅长得不错还结果了,结了个大果子,果实有多大呢?“而实五石”,《说文解字》中说:石,百二十斤。一石就是斤,五石就是斤。结这么大一个葫芦用它干什么呢?我用它盛水,“其坚不能自举也”。葫芦皮薄,盛不了那么多的水。我们前面学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积的不厚就跑不了大船。葫芦皮薄,盛那么多的水,就“其坚不能自举也”。
不能盛水我用它干什么呢?把它当瓢。“剖之以为瓢”,可是这个瓢那么大,放到哪里?根本就没地方放,还占地方,“则瓠落无所容”。那怎么办呢?“非不呺然大也”,“呺然”感叹这个葫芦太大了。惠子就说了,除了大还能怎么着?一点好处都没有,一点用都没有,“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我们课程的关键词四个字:再说无用。昨天我们已经讲到“无”这个话题。比如无功,因为没有功劳进而就无名,进而也就无利。其实名利和功劳都是相辅相承的。昨天的课程我们讲了几个方面“无”的好处,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由,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最大的表现就是我们自我支配的时间是充沛的。
做事情要树根本、求突破。要下功夫,下真功夫,进而实现突破。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不能求突破,也许我们的一生最终也不会有突破。所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可是它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短跑组成的。那么,短跑就需要冲刺的能力。就是关键的时候不能掉链子,关键的时候能够冲上去。如果我们一个又一个的短跑能完成有这样的突破,那么自然离我们的核心目标就会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这世界上有一种用比有用还有用,就是无。有紧有松,即有冲刺,还有放松。
读经典一定要文本本身,因为文献是载体。杨超明老师说:研究孔子要三个象度,一当时的时代;二孔子生活的国度;三学问的载体文献。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文献非常熟悉,哪怕夏代的文献和殷代的文献非常少,但是孔子仍然它,所以,文献留住了我们民族的记忆。
能近取譬
惠子是真的想讲大葫芦吗?不是。他是想借那个大葫芦来讽刺庄子,做的比喻。他认为庄子的思想就像葫芦一样,大倒是大,可是有什么用啊?不要说那个时候惠子这样认为,可能今天也有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有些人认为学就学点实际的,比如学学怎么能把房贷还上等等。
我们说《庄子》是大而美,真的大。庄子的思想有多大?用他自己的话讲,北冥、南冥,冥冥之间有多大?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个世界上有比我们知道的大还大的大,所以惠子认为庄子谈得那些事,一会鲲鹏,一会神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等等,都是不切实际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仅几千年来人类基本的需求,根本没有产生本质性的变化,人类的基本思想也没有产生根本性变化。为什么我们要学哪些好像不切实际的东西呢?因为我们一个弱小的身躯在人山人海当中穿行,如果没有一个冥冥的心境,就会四处碰壁。有些人碰的头破血流,感觉自己受伤害了。实际上被伤害的人都做了一件事就是他们伤害了别人。大小相成,就是因为自己太小了,所以才需要真正大的心境。
“大人”的作用
当年孟子出行的时候浩浩荡荡,跟着几十辆的车,上百人的弟子。一个学生就问:老师,咱们是不是太过份了,这个样子你看咱也没干什么事?他一说没干什么事?孟子就告诉他:如果一个国有一个真正的君子,国君用他,就会安富、尊;他的弟子听他的,就会孝悌忠信。
大家说这些有没有用呢?我们为什么需要老师?因为没有老师我们就不知道怎么能够真正的安富尊荣,怎么能真正的懂得孝悌忠信,所以,这太有用了。无用真的是很有用。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
长按识别图中,点击"加群"进行报名。
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上6:00--6:30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哪里权威最顶尖的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