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第三十三本论语别裁国学大师南怀
近些年国学变得越来越热闹,政府宏观引导,民间积极响应,听说现在的小学生都要背《三字经》了。看到这些现象,我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传统文化逐渐为社会所重视。说实话我个人一直很喜爱传统文化,大一的时候我就曾自发研读过四书并背诵《大学》章节,后来也一直坚持看一些古文。所以,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阅读这些经典书籍,我自然是很高兴的。另一方面,从我的阅读体验来说,我认为古文是很枯燥晦涩的,不容易理解,恐怕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我们虽然和古人同宗同族,但是说的话,使用的文字早已发生改变,尤其是汉字简化后,使我们已经不认识繁体字了。这可能就是文化断层吧——古代的优秀文化今人无法传承。那么,对于后人,我们该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呢?
我的建议是在读经典名著时最好参考一些著名学者的注解,啃他们嚼过的馍,虽然营养没有原著那么高,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肠胃却很适宜吸收。等到我们的国学功底达到一定水平,可以再读原著。比如,就我读过的傅佩荣、钱穆、陈鼓应、王蒙、南怀瑾等人关于《庄子》、《孟子》、《论语》的解读都很值得一看。这一期,我介绍一本我最喜欢的古书《论语》,我读的是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南怀瑾,我想各位都不陌生吧?他是一位传统文化大师,少年时曾练习各门派武术,中年后转入儒释道文化研究。他最先征服我的是一句话:“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进去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病了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得研究道家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要天天吃的。”
他写的《论语别裁》这本书,我觉得用一个词形容比较合适:“生动有趣”,既有历史典故,同时又能结合现实。读这样的书,给我的感觉是在真正的求学问,活学活用,而不是纯粹的书本知识。当然,如果读者能有一定的历史常识和社会阅历,读来能更有共鸣。
南怀瑾
先说历史典故,为了阐明《论语》中的语句,书中随处引用各种历史典故加以印证,其中多为少有人知的历史细节,读起来很过瘾。比如《论语·为政》篇中谈到孟武伯问孝一节,作者则推广到古代以孝治天下的典故,以清朝为例,康熙皇帝一直积极提倡孝道,并且自己亲自编了一本《圣谕广训》,要求所有宗族、祠堂每月初一、十五学习。你猜是为什么呢?这里面就涉及到权术问题了,康熙利用了孝道来维护帝国的统治。试想:他把每一个青年训练得都听父母的话,那么又有哪一个老头子、老太太肯要儿子去做杀头造反的事呢?
再说《论语》的现实性。一本书之所以能被奉为经典,就是因为他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能够给各个时代的读者带来启发。比如《论语·雍也》篇中记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者的解读是:书读得好的人,不一定就能有大作为,一个人只有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才可称之为真正的人才。从历史经验来看,除了唐朝的郭子仪、宋朝的文天祥,大部分状元都没能为国家做出显著贡献。从当今社会来看,我们所熟知的商业精英马云、许家印、马化腾等人,他们在学校也都不是以学习优异著称的。
除了生动有趣之外,南怀瑾先生还对论语中的部分章节重新进行了解释,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论语》的内涵。最有名的是《论语·公治长》中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作者的释义是孔子的本意并不是责备宰予白天睡觉,不努力上进,而是说宰予身体不好,只好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同学们不可对他要求太多。木头内部已经腐坏,外面雕刻得再精美也没用,经蚂蚁爬松了的泥巴墙,本身不牢固,不适合粉刷。《论语·雍也》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本意也不是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而是说智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活泼泼的;仁者的快乐像山一样,崇高、宁静、伟大。
我们经常以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而深感自豪,但是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传统经典书籍都没有阅读过,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你我何干?你又有何资本跟外国人去谈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等待着你我去挖掘呢!赶紧行动起来吧!
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投稿邮箱:chongdu_upc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