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木南书评关于蒋老孤独六讲的一点思

发布时间:2017/11/15 15:25:32   点击数: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既是如此。

最近空闲时翻阅了些蒋勋,周国平这样老一辈作家的关于哲学探讨的书籍。以蒋老的《孤独六讲》最为通俗且发人深省,通篇从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六个维度,以人类行为学为基础展开哲学探讨。

哲学的实质是对世界以及生命根源本质的思辨与探索,哲学务虚,在绝大多数人追捧实用价值的现实社会中引导人们对事物的本源进行思辨,任何关于哲学的探讨都不会有唯一或所谓正确的结论,其意义在于通过思辨将我们的思维从两极向本源无限趋近的过程。什么是两极?在不同结论立场下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就是两极,本源则是真相,而这个无限趋近本源的过程,就是思辨。

举个栗子:庄子与友惠子游园,庄子说:“你看,鱼嬉戏于水底,多快乐啊”惠子反问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就是不一样的声音,惠子的用意是在让庄子的结论接受逻辑验证。这种对话放在今天,基本等同于把天儿聊死了,然而庄子继续发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依照惠子的逻辑继续验证其结论,这整个对话过程则是逻辑思辨过程,而真相就是其实并不存在确定唯一的真相。这其实就是一个最为经典的哲学思辨,于群体,这是一个矛盾中和的过程,于个人,则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我们换个角度想,如若站在庄子旁边的不仅仅是惠子,还有我们正统儒家的先师孔子,会是一番什么景象?我想孔圣人一定会以一句“尔等闲来无事尽说屁话”结束这段尬聊。当然,这句纯属笔者自己YY的,但儒家道统眼里是完全排斥毫无意义且无结论的对话的,我们的正统儒家文化追求结论和意义,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儒家思想警世良言,皆是结论。

自打我们出生起,弟子规,三从,四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告诉你一个结论和标准答案,照着做即可。这便是儒家与道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庄子的道家思想则鼓励我们对任何一个结论都要有一个独立的逻辑思辨过程,这也在人类行为学层面上合理解释了为什么道家思想不可能成为正统文化,我们必须直面人性本质上的惰性,当然更乐于接受结论,既然已有现成的标准答案,为什么还要去思考呢?

当然,不论是我们的正统儒家还是道家思想,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对错之分,儒家积极乐观向上,道家深邃睿智,能有机结合集众家所长方为集大成者,也正是真正能让我们更为通透纯粹的人生哲学。

我有时会在思考,我们通常会以什么样的标准判别一本书的好坏,或是判定一位作家的水平,这其实也常见于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判定,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我其实并不赞同这种非黑即白式的简单判断标准,更不赞同在“两极”上愤青义愤填膺式的诋毁甚至谩骂,对人对事皆是如此,愤恨这种所谓负面情绪情绪多半是源自于自身的肤浅与无知,将眼睛收回来向内,自省,思考与自我探索修炼才是最为有效的化解办法,而对于一本书,能够引发思考则是最大的价值,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辨,思辨带来的则是酣畅淋漓的喜悦感。思考的过程,不容我们质疑,自我精神探索更不容我们以黑白判定。

关于《孤独六讲》这本书,推荐没看过的朋友们可以闲来读读,相信多少都会有收获,接下来我打算从孤独,思辨,现世伦理等几个特别有感触的方面单独展开写点儿感想,太长就不在这一次写完了,欢迎小伙伴们提供点思路意见,么么哒~!

赞赏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409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