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庄子》系列“郭令原先生新著《〈庄子〉品读绘图本》读后感梁枢定西师专中文系教授
郭令原先生的这本《〈庄子〉品读绘图本》是在研究庄子的哲学思想内容、介绍庄子的哲学思想方面很有特色的一本著作。令原先生把《庄子》一书的全部,也就是“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中的几乎所有有关人事动物的故事全部抽取出来,给以七个类别的梳理,安顿和归类,在这样的一种简化和归类中把那些过于抽象的说理和文章的连缀过度等似乎是无关紧要的部分舍去,使本书大为精简,便于阅读。再则仔细想一下,《庄子》一书的艺术性、思想性、超越的生命意识以及终极关怀的那些大境界展示还真是多元化地、象征性地、典型地、充分地也是高度浓缩地表现在所有那些美妙的故事当中。这也可能就是令原先生这样解构庄子一书和重新结构庄子一书的本意吧。在这本著作中,令原先生对《庄子》中所有故事以七大部分作为类别的重新归类也是很有特点、很有用意的。所有故事分别归入七大类别以展示令原先生所认为的庄子的思想要害和庄子生命修养升华的七大关节点。这就是1.论虚静。2.说“道”的故事。3.说“自然”。4.说“无为”和“无用”。5.说“生死”“是非”“贫富”。6.说仁义、智巧。7.说“齐物”。令原先生对《庄子》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结果可能认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物其生命和心灵的修炼过程可能是首先重虚静,以虚静入手这是道家人物修炼生命和心灵的基本的和首先的环节和步骤,如果没有这一步,所有后面的其他六个环节和步骤就无从谈起。所以第一就应该是“论虚静”。而有了这一步,第二步“说‘道’的故事”,才能成立,因为“道”是从“静”领悟而得的。由静而悟“道”、得“道”了,则第三步的“说‘自然’也自然得以成立,也正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能够“道法自然”了,接着第四部分的“说‘无为’和‘无用’”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达了“无为”“无用”之道第四步,那自然也就紧接着通达了“生死”“是非”“贫富”,所以第五部分就是“说‘生死’‘是非’‘贫富’”。参透了以上内容,自然会有第六部分“说‘仁义’‘智巧’”也就是对那些世俗功名利禄中拘限人们的名相、概念的破除。有了这一步就会达到最后第七部分的“说‘齐物’”,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与道合一的高境界。令原先生对《庄子》中所有故事的这样一种归类和介绍是他这本书的重大特色。令原先生这本书对庄子所有七大类故事的翻译也是颇有特色的,整个语言面貌是通俗易懂,顺畅自然,也见文采。许多篇章后面有对故事的简要评点,对帮助读者领会故事思想内涵也很有帮助。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银川哪家好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