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文化常识成语庄周梦蝶

发布时间:2017/9/15 14:44:49   点击数: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一成语发源于庄子故里宋国(今商丘)。

《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庄生晓梦》。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周梦蝶与南柯一梦:

  虽然都有梦,但意味截然不同,南柯一梦表达的意思是从莫须有的幻想中回到现实感叹的那一幕,所有的都是虚幻的,都变成不曾拥有的了;庄周梦蝶则是指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是你的梦里出现了蝴蝶,亦或是你在蝴蝶的梦里,也就说本身还处于一种迷蒙之中,未曾清晰明确的明白自己的状况。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比喻梦幻的事,属于中性。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所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庄周梦蝶》是南宋琴家毛敏仲根据《庄子·内篇·齐物论》中典故所作的琴曲。《醒心琴谱》中《庄周梦蝶》之后记曰:“此曲要点在一逸字。盖逸不易得。需心无所累,心手并洁,潇洒流畅,一气呵成。神与物化,物我两忘,方得其妙。”《庄周梦蝶》乃仿照战国琴曲《逍遥游》,取意“以神驭气游燕于广漠之墟。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斯乐非庸夫俗子之所能知也。”此曲之要点在一“逸”字。而逸最不易得,“需心无所累。心手并洁。潇洒流畅。一气呵成。”是故,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方能发超逸之音。

这个梦有着很深的寓义,也是庄周哲学的一个基点,就是:

“物”——“我”

“梦”——“醒”

“生”——“死”

这些对立的概念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一个人如果对此特较真,不管你是重“物、梦、生”还是重“我、醒、死”都会让你走进人生的迷途。

而只有通过自我的修为,从心理上泯灭彼与此的界限,达到一种“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境界。能有此境界者,必得心灵之大解,在物我两忘中,心归一统。

然而,世人总不可脱俗的,庄子虽是哲人,吃的也只是五谷杂粮。做梦可以,回到现实之中又是另一番景致了。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梦与蝶是人们长久以来,深存于心的一个不解情结,当现实的重压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能成梦化蝶。

诗圣李白更是看淡了红尘,一样会写下了这样一首人生如梦的诗章:

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赞赏

长按







































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347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