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把庄子理出逻辑线,根据逻辑线阅读,读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一定有着《庄子》的内核,因为他的思想已经内化成为我们世界观的一部分。
比如“逍遥游”,让我们有鲲鹏之志;而在鲲鹏与蜩在比较之中又让我们明白大小之辩,有实才能成长,有大知才会逍遥。
比如在“庖丁解牛”中,让我们知道了游刃有余,没有任何事是完全没有办法的,都是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当然庄子也提倡无用视为大用,不拘于生死,不拘于形式,不拘于礼仪,不拘于过往。庄子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片广阔的思想天地。庄子的智慧充斥于中国人思想的方方面面。
但我们现在社会接受的各方面思想太过庞杂,因此很多人都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需要我们重拾中国人自己智慧的根源。《庄子》无疑是中国人智慧的来源之一,也是我们更好看清自己的思想源泉之一,所以我们明辨自我,应该认真阅读《庄子》。
可《庄子》真的不是那么好读的,把《庄子》拿到我们面前能够完全一字不差的读下来就已经是一个难题。其中很多字我们可能都不认识了,更何况还要理解其中的内涵,那就更是困难重重的。
现在有了这一本由北京大学、古典文化学者、诗词评论家陈可抒的评注版,让我们可以在他的评注中了解《庄子》思想的真实含义。而这本书就是由《庄子》内七篇原文和陈可抒评注共同构成的《人间逍遥游》,让我们逍遥于《庄子》思想之间,逍遥于阅读《庄子》的人生感悟之中。
当然,这本书评注极为简练,往往用几句点睛之笔完成着《庄子》思想的评论,可能是这些点睛之笔,也给我们以人生启发,也可以缓解《庄子》阅读上的障碍。当然,如果想全面了解《庄子》内容,可能还需要找更多的资料。
这本书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庄子》内七篇进行了逻辑分析。用逻辑表的形式把《庄子》进行了内容、论点、解读和说明四个方向详细的拆解,把一篇略显陌生的文字有了逻辑感、熟悉感,让《庄子》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论文”,这对于我们理解《庄子》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
《庄子》不好读,但有了如此清晰的逻辑线,庄子的思想却可以很明了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根据这一逻辑线再次走入《庄子》之中,也就明白《庄子》到底在给我们讲些什么。
那么就拿起这本书,根据书中的逻辑线来阅读《庄子》吧。我们可以同意陈可抒的观点,也可以有跟作者完全相反的观点。阅读一部经典最重要意义就是思考的过程。陈可舒可以给我们提供他自己的思路,但我们依然可以在他的思路之中展现出自己的思考。把经典读成自己的思维,那才是经典最好的作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