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杂篇·天下》
翻译: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
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拘束;不自然。
要做到这个需要:
第一步,看到自己的标准和应该。
第二步,看到自己为满足的渴望。
第三步,给自己欣赏和认可。
开车时有交规,生活里有法律,工作中有规则和职业要求,这些标准和应该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我们一般都会和他们对抗,改变它们;或是躺平,完全不要它们。看到标准和应该时,我们的眼睛是带着有色眼镜的。
而这副有色眼镜,就是我们内心为满足的期待对外界的投射。
我们要做的是先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镜,然后再去看社会,看他人。那个时候的选择会更加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
我们既不是和这个世界对抗或者悲观厌世,也不是与世界和他人都保持距离,而是积极的投入进来。
这个投入进来,就是不拘泥于是非,不带着有色眼镜,带着尊重和好奇,带着对自己的爱,去生活,去觉察。
带着自己的标准和应该,去看待这个世界,就仿佛被捆绑着却被要求奔跑,这个太难了,太委屈了。
所以,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