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7/22 13:06:31 点击数: 次
悟不到庄子《大宗师》,我们就来品读梁冬说庄子《大宗师》,解析《大宗师》的魅力;做不了大宗师,我们只能随着有灵魂的文字,一起领略大宗师般的气象。梁冬说庄子《大宗师》中讲到,“情绪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本来没有的情绪,越骂情绪越大。情绪只不过是个习惯而已,而且它拥有加速度。”是啊!情绪这东西确实是容易放大的。遇见对的人,情绪可以消散得很快;碰到智慧的人,情绪可以像潮水一样徐徐退去;身处辽阔的草原,无垠的田野,平静的湖水,皎洁的月光,情绪可以化于无形。反之,你去想吧!我们要放眼天空,抽离糟糕的情绪;我们要心怀远方,避开带给你坏情绪的所有;我们要控制情绪,什么事都慢三秒,消化坏情绪,不做那个输出负能量的人。书中有云,“一个自己都没有灵魂的人,怎么会有灵魂伴侣呢?所以,不要抱怨没有灵魂伴侣,而要抱怨自己没有灵魂。”《诗经》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灵魂伴侣!首先你必须是一个有灵魂的人,物欲横飞的年代,又有多少人能有灵魂?价值评价体系多元的今天,有趣的灵魂还有价值吗?何况按价值衡量的灵魂,本身就不会多有趣。心忧与何求,精神与物质需求的面前,你只能做一个灵魂孤客!梁冬讲,“修行修到最后就是平常心。”陈诚的孙子陈宇廷就是个例子,他天资聪慧,名校加身,曾是麦肯锡合作伙伴,他在《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中介绍了许多种修行方式,但还是不如修行路上的素人——他后来的妻子央金拉姆参悟得好。关键原因是什么呢?主要还是他没有一颗平常心。理工男总想用“1+1=2”的线性思维解决一切问题,结果也就事半功倍。所以说,修行,修到最后就是修心!!!书中又云,“当一个社会慢慢变得成熟,越发老龄化时,穿衣吃饭解决之后,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死。”这真是人生之问!想活成想成为的人,这是一个更高级的精神追求。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有此追求?活成想成为的人,你得明白自己想活成什么样子,孜孜的追寻和心之所向,才能清楚自己的终极目标。活成想成为的人,你又是如何到达彼岸的呢?人生宕荡,世事无常,你想到并不能做到,你做到也并不见得能得到。就像陈彦《喜剧》中有句话讲得非常有哲理,“时间有时就是磨刀石,你已说不清哪年哪月哪天磨成了这样,反正当你最后看见那个形状时,已经不可改变了。”人生总是不如意十之八九,一二中就能体会幸福,痛苦中才能领悟、修炼、淬火,不论你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永远保持乐观、积极、豁达,心怀不悲之心,心向神往方可抵达彼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my/240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