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清明,且ldquo鼓盆而歌rdqu

发布时间:2022/6/20 14:14:32   点击数:

清明节,适合扎一只风筝,放在墓前。

新生,却让人留念先人。

哀思,却渗透芬芳。

无论春天与死亡看起来有多么迥异,它们都安静的共处于清明。

清明节或许有着最富有东方哲学的浪漫。

在这一天,中国人以一种奇特的默许,集体成为了“鼓盆而歌“的庄子。在莺飞草长的时节,既庆祝新生,又寄托哀思。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生与死或许代表了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但人对于新生的期盼,与对故人的思念似乎又延长了生命的时间。

如果生命的出现是偶然,而结束又是必然。我们对于生命的期待也可以视为对偶然的欣喜,对故者的思念亦为对必然的抗衡。

清明温暖和煦的阳光,暂时让我们包容模糊生与死的界限,且在当下享受春风,享受生死之间白驹过隙的生命。

/////////

在下跋扈将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238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