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革命派中间派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破坏,奴隶制度逐步逐渐走向了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开始走向了历史舞台。
在奴隶制度将亡而未亡,封建制度将兴而未兴的特殊时期,奴隶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大变革,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普及,(在这之前是刀耕火种,拿石头刀或者是铜刀把草割掉开个地或者是放火烧山得块地,随便撒点种子然后等着收,没有铁锹镰刀也不会用牛耕田。)这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发展。
当时的经济繁荣最终促成了文化的繁荣。面对当时列国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许多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改变社会现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最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在文化和思想领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儒家的杰出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杰出代表老子、庄子;墨家的杰出代表墨子;法家的杰出代表韩非子。结合当时社会动荡需要变革这一现实,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哪些人是当时的革命派、中间派、改良派和反动派。
反动派
反动派之所以是反动派是因为他们是一群即将走向没落的统治者,是反对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原因是他们是旧社会中的统治者,是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优越生活他们就会是社会中最不赞成变革的一群人,因此他们就会发表对自己有利的言论,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比如与人争论为他们的既得利益和社会特权辩护,对反对他们的人实行武力镇压等等。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发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包括后来的道家学说继承人庄子都算是这种立场的代表人物。
孔子、老子、庄子三个人物为什么算是当时社会中的反动派代表呢?因为他们的主张都是在为那个即将没落的旧奴隶主贵族阶层代言。
孔子在政治上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主张要严格按照等级制度,以周礼治国。当时的等级制度规则是官民有别,爵位(官位)世袭,父死子继,平民永远是平民;礼的内容是等级分明,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从他的思想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的主张是在为奴隶住贵族阶层发言,而奴隶主贵族阶层却是那个时期即将走向没落最反对社会进步的一群人,所以毫无疑问孔子在当时的社会算是个反动派的代表!
孔子在当时是算是个反动派代表,老子和庄子为什么也算是个反动派的代表呢?因为老子和庄子在政治上都主张实行小国寡民的统治方式。什么是小国寡民的统治方式呢?就是让社会恢复到周朝刚刚建立时的状态,周朝刚刚建立时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天下所有诸侯都由周天子进行分封,到处都是诸侯国,每个诸侯国地盘都很小,统治的子民也很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统治方式是什么呢?是和孔子所主张的一样的,严格按照等级制度,以周礼治国。为什么说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在统治方式上是和孔子一致的呢?因为孔子所主张的严格按照等级制度,以周礼治国的统治方式就是周朝刚刚建立时的统治方式,所以老子和庄子与孔子在政治上的立场是一样的,都是在为那个即将走向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代言,不一样的是老子和庄子主张的是让社会倒退到周朝初年的状态,而孔子是主张在现在的状态上执行!所以老子和庄子在政治立场上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他们都是在为当时社会中的当动派代言!
中间派
中间派之所以是中间派原因是他们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有在立场上希望社会进步,有反对旧的统治秩序的诉求可是又不是很想要革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政治上的主张就是著名的“兼爱、非攻、尚贤”,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要平等友爱、反对战争、当官凭才。这个主张很有意思,他们很明确的说我们不想打仗,我们只是想要好好过日子,只是想让社会变得更公平一些,让我们这些平民也可以当官。至于为什么专门喊出来要平等,要当官的口号,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周朝的分封制是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官是世袭的,是以出身决定的,不是以才能决定的,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天子的儿子才能当官,才能继承天子的官位,平民和平民的儿子永远都只能是平民。所以墨子就是当时社会中中间派的代表,他们虽然也要求进步,可他们反对的其实只是旧贵族的官位世袭制,想要的进步只是可以让他们平民也可以有机会当官。
革命派
革命派是一种势力,他们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会积极进取,主张打破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秩序。在当时儒家学派的继承人孟子、荀子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都是革命派的代表!
孟子之所以是当时社会中的革命派是因为他对孔子的仁政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他在政治上所主张的仁政内容是民贵君轻,虽然他也一样继承了孔子的尊卑有序,以礼治国的思想,可他的尊卑有序,以礼治国内涵与孔子已经完全不同,他的等级观念和礼治观念已经完全不是在为那个即将没落的旧奴隶主贵族代言了,他是在为平民代言,而当时的平民其实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这些人只是还没有变成统治者还没有得到权力,还没有官位而已。
孟子的“民贵”在当时其实就是在说还是平民身份的大小地主们身份可以很尊贵,而平民身份可以很尊贵的意思就是这些人才应该是当官的人,“君轻”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天子应该让位了!所以孟子所要维护的等级制度和礼治秩序其实已经跟旧的奴隶主贵族们完全不沾边了,他就是在为当时的大小地主们代言,而他的民贵君轻的口号在当时其实已经是很明显的造反口号了,所以在当时孟子其实就是最大的革命派!
在孟子成为革命派后儒家的另一个继承人荀子也成为了革命派,因为他的政治理念是“人定胜天”。这在现在是一个很平常的口号,可这个口号在当时是打击反动派,鼓舞革命派的最有利的理论武器。因为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们在给他们这些平民身份的大小地主宣传时会说,离了他们这些贵族大老爷的保护,他们一定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反动派会以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维护自己的统治,新兴的地主阶层的成员也会因为这种理由而犹疑害怕!可当荀子喊出“人定胜天”这一富有朝气和信心的口号后,革命者们就意志坚定了,反动者们就觉悟彷徨了!所以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其实在当时也变成了革命派的代表!
至于韩非子这个法家的集大成者,那根本就不用怀疑,他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毫无争议的革命派。因为当时社会的统治方式是尊卑有序,以礼治国,法家在当时就是革命派的代表,全天下的奴隶主贵族们都知道他们是革命分子。他们法家就是在积极的为推翻奴隶制度后的新统治者制定新的统治秩序,所以法家的代表韩非子不是革命派都没人信!
改良派
对所有的派别都做了讲解后,改良派才容易理解!改良派是什么呢?他们也是一种势力,这种势力却不容易严格区分,因为除了立场鲜明的主张革命的革命派,其他的各个派别的人都应该算是改良派。比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以及当时的很多其他学派的代表,比如农家主张君臣并更,医家主张悬壶济世,纵横家主张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改变时局等等,这些学派虽然在立场上或是沦为了反对派或是沦为了中间派,可就时局而言,他们在当时其实都能算是改良派,因为他们都希望能改变当时战乱频繁,纷争不断的社会现实!
虽然在社会变革中社会各个阶层的杰出代表都有着自己的立场,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立场在政治上沦为不同的派别,可我国历史上这次因为思想解放而出现的百家争鸣确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也并不能因为他们的立场而忽视他们思想的深邃。比如以孔子而论,我们发现他的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立场的人手中其实都可加以引用,而法家的思想和学说那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在任何时期都没有人可以不重视法家的意见!
题外引申
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得益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当时的中原实际就是处在一种诸侯割据,战争不断的大分裂状态,社会的大动荡使得整个社会没有统一的力量可以去钳制思想,也逼迫各个诸侯国不得不大力网罗人才以帮助自己可以在战争中获胜,这也就在客观上为思想的活跃和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