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道统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反对道统
道统的本质是代表着专制思想的意识形态,是为专制统治者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专制政治出谋划策。有“道统”思想的人,往往以“帝王师”的身份自居。虽然“皇帝”是“天子”,但是“天”并没有教会他“做人做事”。于是“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得听“道统”的,要先学会“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然后才能学习“六经六艺”等谋事手段。“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孟子最早提出儒家传承脉络关系:“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这种提法是要表达一个信息,即“孟子是儒学正统”。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学术垄断”,除了孟子及其后学传人其他的都是异端。杨朱无视君王,不顾忠义;墨子无视父兄,不顾孝悌,这两种人是异端中的异端。
孟子这种自诩“正统”的做法引起了荀子的不满,在《非十二子》中荀子严厉的指出:子思、孟子这些人,想要效法古代圣王却又不得要领。他们根据古书中的零散记载,创立了“五行”的说法,这是非常不符合礼法的。可他们他郑重其事地申明“这真正是先师孔子的言论啊”。这种乖僻悖理的学说,被愚昧无知的儒生接受并传播。并且认为这就是孔子、子弓传下来的圣王学说。子思、孟子真是罪人啊!
佛教自东汉传入,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长和发展,在隋唐之际已经颇具盛况了。道教自五斗米起,再加上李家父子对老子(李耳)的宣传,隐隐有了“国教”的样子。儒家坐不住了,韩愈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摆开了架势说儒家的“道”,跟道教佛教完全不是一回事。佛法的传承脉络有个“法统”,即谁继承了谁的衣钵,为了维护儒家传统韩愈认为儒家也应该有这么一个东西。于是他就去翻《孟子》去了。
韩愈虽然给了个传承脉络关系:“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但是没有给定命名,真正提出“道统”这个名字的是朱熹,他认为周敦颐、二程(颢、颐)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继周、程为儒家正统。从这几次梳理中不难发现,每次有人重提“传承”关系,都是为了给自己“正名”。儒家的“道统”和佛教的“法统”完全不是一回事,法统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的,最终选一个优秀弟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就像中国禅宗六祖那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而儒家的“道统”,纯属胡编乱造,孔子没见过文武周公,孟子没见过孔子,韩愈没见过孔孟,二程没见过孟子。动辄跨越几百年,就敢自诩得到了真传。
相比之下道教的道统更加离谱,动辄数千年的跨越,这是因为道教徒是相信神仙的,对于神仙来说时间根本不是个事。张道陵是直接从太上老君那里得到“亲传”的。也有人依法炮制了道家学派的道统,即从黄帝而下,老子集大成,庄子后心法失传。无论是道家还是道教,他们所说的“道统”都是无法同儒家“道统”的影响力相比,自朱元璋将朱熹理学定为官学后,儒家道统变成了绝对权威。
对道统有了基本认知后,便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这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道统曾经发挥过的作用大概有这么几项:一、抵御“异族文化”,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三、凝聚读书人意识,四、加强专制集权统治。五、僵化对礼乐道德的诠释。虽然在客观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主观上并不能认可“道统”是个好东西。
道统还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认可孔孟之道,二是要有正统意识,三是要以弘道为使命。什么是孔孟之道?孔子和孟子用一生来诠释一个东西,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如果自己做不成官就退下来教学,让自己的徒子徒孙做官。做官表面上的目的是为了弘扬礼乐文化,背后的实质却是维护统治者利益。天子世代为天子,大夫世代是大夫,庶民世代是庶民,奴隶天生是奴隶。这才是孔子孟子真正想要维护的东西。虽然自己很落魄,有时候穷的几个月吃不上肉,但他依然强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因为他始终以大夫之礼来要求自己,虽然没有搞到“世袭大夫”的爵位,但是他真把自己当成大夫了。
“正统意识”的本质并不是梳理真实的历史传承关系,而是重点强调“我是正统,所有人人都得听我的”。只有“我”的身份可以被“正名”,我的学说才能得到传播,孔子干的第一件事是“必正其名,名不正言不顺”,孟子、韩愈、朱熹都是靠“道统”来为自己正名的。接下来才是“弘道”的抱负,所弘扬的内容主要是,你们的认可我的正统身份,你们的认可我所讲的圣贤之道,你们的认可圣人讲的君臣之道。朱元璋是真喜欢这套学问,不惜认朱熹为远祖,确立了理学为明朝正统官方意识形态。
很显然今天是不需要这种思想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初衷是“通过消灭阶级存在必要条件的方法来消灭阶级”,最终走向没有阶级压迫,没有阶级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先儒也有“公天下”的理想,“大同社会”的理想,但是后面这些儒生在“家天下”的政体中逐渐背叛了真正是圣贤教诲,沦为统治者专制工具。道统思想跟先秦儒家“公天下”理想是矛盾的,跟当代共产主义理论也是矛盾的。秦始皇统治之前,尚有“统治阶级不能靠剥削养活自己”的思想,即使是天子也得自食其力,这才符合古代圣王做派的,黄帝妻子嫘祖的以养蚕为生,娥皇女英也不得不以务农为生,这说明上古原始社会统治者及其亲属本身就是劳动者,而不是脱离劳动的剥削者。
反观道统所教的那些东西,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等等。他们是从“天命”的角度来告诉老百姓,剥削是应该的,压迫是应该的,要用孝敬父母的精神来孝敬皇帝。除了从天地之道等哲学高度,来论证人与人之间的尊卑关系。还要用圣人的名义来发表自己的思想,“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古代圣人的教诲”。道统本质上的作用是为专制统治者进行舆论宣传。反对专制,必然的任务就是反对道统。我们应实事求是的、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该正本清源的就要正本清源,该发扬的优良传统就要继续发扬光大,该抵制的封建专制思想必须严厉批判。
独立思考一下,什么是“独立思考”?
普世价值观是什么?为何要坚决反对?
资本主义还没灭亡,说明马克思主义不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