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卖油翁最后一句被删除,这里面有何用意

发布时间:2023/4/10 11:56:51   点击数: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在人们的不断探索创造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文化。我们的先人用聪明和智慧为后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为我们现在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文明的创造离不开人,在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名人大家,他们的思想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深远。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他们的文采各异,都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代表。

在唐宋文化体系中,欧阳修对后人的影响也颇为深远。“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欧阳修留给后人的作品也非常多,《卖油翁》也是语文课本中的重点课文。但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被删除,这究竟是为何?并且在得知其原因后,还一直备受争议。那么,删除最后一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01《卖油翁》被删减

《卖油翁》是我们中学课本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出自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之手。欧阳修作为一名大文豪,他的文章自然不是他人能比的。欧阳修一生为后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作品以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而著称。他的名篇《卖油翁》更是将他的写作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篇文章才会入选课本。

这篇文章大体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陈尧咨,他的射箭技术十分高超。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奇才,人人都对他夸赞不已。另一个主人公当然就是卖油翁,当卖油翁看到陈尧咨的射箭技巧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夸赞他。相反,卖油翁还给陈尧咨展示了自己的绝活。卖油翁常年以卖油为生,他的打油技术十分的娴熟。

卖油翁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可以让油通过钱币的圆孔,而油又不会沾到钱币上。当卖油翁表演完自己的绝活后,陈尧咨被惊呆了。他很佩服卖油翁的能力。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他这是熟能生巧,和陈尧咨射箭是一个道理。最后陈尧咨受到了启发,悟出了道理。我们经常背诵的这首诗,大家却不知道,这首诗并不是完整的,专家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给删除了。

最后一句写的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到底有何不妥,为何会被从文章中删除呢?

02文章中的典故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古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确实是我们现代人不能比的。当代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只知皮毛,不会细究知识。古人读书那是真的读书。就拿欧阳修的这首《卖油翁》来说,我们只是简单地背诵,理解文章的大意。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寓意多么深刻,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这首诗句引用了什么典故。

即便是老师也会给大家补充一点知识。但是,也不会补充太多,因为怕学生理解不了。欧阳修是宋朝人,当时的宋朝重文轻武,读书人的地位很高。相比于武将,在文人眼中他们就是莽夫。所以,很多读书人看不起武将,就会在文章中表达出来。欧阳修的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在这篇文章中,总共应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出自庄子的文章。

一个是庖丁解牛,另一个是轮扁斫轮。前面我们经常听说,后面那个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这两个典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用来表达熟能生巧的。欧阳修引用这两个典故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也成为这篇文章被删减的原因。

03被删减的原因

说到最后一句被删减,其实也是正常的。欧阳修写的这两个典故,我们细细品味,其实有点不太适用。庖丁解牛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也是因为庖丁熟练的技巧,可是庖丁的工作毕竟是一个技术活,不是熟能生巧就能行的。卖油翁的简单机械工作倒是可以通过勤加练习学会的。专家之所以删掉那就话,就是怕学生产生误会。轮扁斫轮讲述的是一个一个造车轮的工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启发。

如果我们不细究,这些例子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这篇文章体现的是熟能生巧,这两个典故就不太适用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两个典故出自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大多都具有哲理性,这两个典故告诉后人做事情要尊重规律,不能只注重前人经验。这显然与“但手熟尔相违背”。所以,专家删除这一句也是合情合理的。再者欧阳修所处的时代重文轻武,怕学生产生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如果教育会让人产生奇异,那么它们也就失去了价值。不过,这句话虽然被删除,但是也不影响整体的文章。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典故和当今社会提倡的工匠精神联系起来。这样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是变化发现的,我们也应该给它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活学活用,让文化在传承中发展才是硬道理。至于删不删减,我们也不要太过于纠结,只要对学生有积极的意义就行。

虽然课本中删除了,但是我们也可以自己背诵完整版,这也不冲突。不要太较真儿,文化也是需要发展空间的。

0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是历史文化古国,也是文明的发源地,这也为积累丰富的文化奠定了基础。历史在不断的前进,人类的发明创造会随着时间而沉淀。在历史岁月的变迁中,有些文明逐渐地消失,也有的文明被弘扬并不断的传承发展。

时代的发展史文明不断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也是为了更加适应人们的需求。历史文明是人类发展的见证,是我们文化的瑰宝。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卖油翁》

《伶官传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50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