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将尧和许由对话的这两段移至文末,这样理解似乎更通顺,那么这个故事将通过虚构肩吾与连叔二人的对话开始。
肩吾对连叔说:楚国有个狂狷之士叫接舆,他太能胡说了。
连叔问肩吾:他到底说了什么?
肩吾答道:接舆说藐姑射山上住着神人,他们皮肤白的跟雪一样,如女子一样美丽,这都还能接受。胡扯的是,接舆说他们不吃五谷,靠着吸风饮露就可以,还能飞上云霄,驾驭飞龙在四海之外遨游。这不是胡扯吗?我反正是不相信。
连叔说:瞎子无法看到花纹之美,聋子无法听见钟鼓之乐,难道只有身体上才残疾才算是聋子瞎子吗?我看你就像是身体完好,而智力上有缺陷的瞎子聋子。神人的德行是要混同万物为一,世人指望神人来治理天下,神人哪会愿意搭理他?
尧在藐姑射山,汾水之间遇到了许由、啮缺、王倪、被衣四位神人。想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怎么会接受能?尧说的话很客套,说许由是日月,自己是小火把;许由是时雨,自己是浸灌;太阳都出来了,小火把怎么敢跟日月争辉?时雨已经在润泽大地了,人力的浇灌不是徒劳吗?于是要把天下交给许由。
许由说,天下在你的治理之下已经很太平了,我取代你图什么?鹪鹩在山林之间筑巢需要的不过是一些枯枝罢了,鼹鼠到河里喝水需要的不过是喝饱而已。天下对我来说毫无用处。许由拒绝了尧的禅让。
这个“千古美谈”的历史故事,将天下禅让给贤于自己的人。然而真想是这样吗?至少从《庄子》寓言中看不出来是美谈。在庄子在《天地》中介绍了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也就是尧想把天下“禅让”给自己的师父。
这四位神人具体会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他们有“物莫之伤”的本事,洪水滔天也不会溺水,大旱及时把金石融化了也不会感到热。这种人要天下做什么?正如许由所说,对自己一点用都没有。尧治理的天下当真是太平盛世吗?也不见得,许由在拒绝尧的时候说:厨子虽然不尽责,尸祝也不能越庖代俎啊!言外之意很清楚啊,厨子就是做饭的,尸祝就是主持祭祀的,你天下治理的不好,我也不会替你治理天下的。再看尧的说辞:你如果为天子,则天下必然能得到治理,我占着天子之位感到惭愧啊,还是请你来做天子吧!为什么惭愧呢?为什么非得许由作天子才能治天下呢?
从对话中可以体察到,尧治理的天下并不太平,故此他需要许由来平天下。连叔也说了,神人的“尘垢秕糠”足以治理天下了。尧见许由而“丧其天下”,忘性真大?其实不然,他看到了比人间富贵更高的追求。相比御飞龙而游四海之外,天下算得了什么?见神人而忘天下,跟闻贤人而让天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
极简史:《庄子》的来龙去脉
极简史:《鬼谷子》的来龙去脉
转载请注明出自
插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先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