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我看(59)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题记
又到云关下
重图雨后山
~南雁写生35/15公分
〇人世间
人来到这世间,就是来凑热闹的。熙熙攘攘名来利往!每个人都可以写一部《人世间》。“世间”都一样,但你的我的“人世”会不一样。作家把“人世间”写成《人世间》,平民把“人世间”藏在心中或挂在口头。然而,真正的“人世间”,大概会是在“似与不似”之处!如以小草图的形式编写一部自传体的《人世间》似有趣,但不可能。
〇灵感
是神,便时时来灵感,事事有灵感!可惜都是人,即便是“伟大”的艺术“天才”,也不能随便跑到别的门类来“灵感”。某种人有特异功能,艺术家中有吗?只能说“技艺超群”或“身怀绝技”!然而,“感”非“技”者。本来,艺术家来了“灵感”而无“技艺”的支撑,也不行。但是,事情在今天在今后,变了。会变了。全变了!
〇反感
反感的对面是正感,也就是好感。好感与反感的关系总是成正比的,说来话长,似不必多说。莫言先生就说过,文学作品的好坏难说,有人以为很好,有人以为这算什么玩意。认识截然相反!从根本上讲,这对于艺术创作应该是好事。创作者只有人站到更高处,心放到最平处,眼看到更远处(人生也如此),收到“反感”便能感知其“反感”的反感。
〇焦墨
纯以焦墨作画,常见。如张汀老先生,晚年专门创作焦墨山水画。纯墨线的作品,从古至今就更多了。工具技法的单纯,表现形式的简明,要求就更高更多。试着画这组画时,脑子里时时出现的是潘天寿先生的一件焦墨山水,似指墨画。而起先,就是想追担当,画了第一张就发现还是自己的原样。总是有古人在指路,但又总是见到本人,这正说明行路之难!
〇唐寅
有人曾说,明朝中后期有点像如今,无非其时“商品经济”开始发达了。唐伯虎“闲来画幅丹青卖”
,与现在书画市场确实也相似。其“一笑姻缘”从《警世通言》中出而变为“三笑姻缘”,并大为传播,也说明社会经济发达必然带来文艺创作的繁荣。据说这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还画过春宫图,可能会是借名假冒的吧。无疑,唐伯虎的画家名气无人能敌。正因为此,我多年前曾用心临仿过他的几幅山水画作品。说是临,但多少也带有创作的意思,即将其竖式画改装成横式中堂,其中所有的形象内容包括题字甚至皇宫收藏印章都仿制。
〇日出而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年在苍南县办个展,在一个厅前的大幕墙上,我有意引了庄子的这句话。每天在工作室进出,门口总是要遇到邻居朋友,他不止一次笑话我说:“比公司上班还按时”!哈哈,夸张了点。
〇六十岁
清朝~任伯年五十六,胡钖珪四十四,任薰五十八,赵之谦五十五,任熊三十五,戴熙五十九,费丹旭四十九,改琦五十五,奚冈五十七,李方膺六十,恽寿平五十七,弘仁五十四。明朝~陈洪绶五十四,文俶三十九,倪元璐五十一,邵弥五十,李流芳五十四,莫是龙五十,陈道复五十六,唐寅五十三,吴伟四十九,朱瞻基三十六,王绂五十四,王履五十二,……明朝与明以上有很多画家生卒年未详。另,梵高三十七,高更五十五。……
〇难易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话有点鸡汤味。登攀者往往要求达到一个自己的高度,肯登攀仅仅只解决了起步问题,最终未必就能达到顶峰目的地,所以才称之为难!易,就更不容易了。所以才有了《易经》。哈!以上都说着玩的。人以为他从事的名堂才是最难的,这说明他不仅对别人所从事的事业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没有认识。艺术,亦难亦易,在于你要什么?你知何如。
〇梵高
他已经成为艺术界的常用词。黄宾虹五十年后再见,也是中国画界常说的故事。梵高的同乡维米尔,更是在其死后两百年才大放光彩!梵高命短,所留作品就不多。而黄宾虹总算有浙江博物馆勉强收留了他的捐献。而维米尔,最后能搞清楚的作品也不过二三十幅。然而,他们到底是正面教材还是负面教材?拿现在的话说,到底是属于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例子?
〇
南几:梵高最终会赢得全世界!回复:好天真哦[比心][捂脸][呲牙]
南几:艺术家应天真一些!只知做生意不是真艺术家!回复:凡高画的也不好!多靠炒作
南几:他不是说他画得好吗?其实好与坏不是你说了算!一般来说,真正的所谓艺术家是极少极少的。你们在误导。也可以理解,生意需要广告。〇艺术与大众之间永远存在鸿沟
我更喜欢他说的“安乐椅”!“艺术”是“安乐椅”,“艺术家”的安乐椅!“大众”如果也参与了“艺术”,也许也能坐坐“安乐椅”。
〇我思
自由意识,理性思考,“我思故我在”这些哲学的名堂,我无能力去多说。但,思考,真正的思考,好像到老了才慢慢的俱备一点。因为从小所受的教育和与生具来的种种,老实听话跟着走!实在是一言难尽。也只能来到绘画中,来到画桌前,面对展开的白纸!把所有能把握的“自由意识”“理性思考”留了下来。“我思”,不过如此。可憐吗?不!“我在”焉。纸上。
〇业余
中国的文人画就是“业余画”画种。中国绘画艺术在近代所以很了不起,就是因为文人画大放光芒!文人提倡艺术创作包括书画创作“余事化”,这实在是个极具深刻意义的问题。苏东坡赵孟頫是高官,黄公望吴镇是道士,八大石涛是和尚,郑板桥吴昌硕都当过小县官,等等等等。就是当代,潘天寿严格意义上也不是专事画画,他的专业应该是教授院长,还有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等职业也应该是教师。古代专事绘艺的大至两类人,一是宫廷画家听命于皇上,二是民间艺人听命于顾主。至于当今,经济发展西方艺术思想涌入,于是就院校遍地画院林立,及宋庄之类花开。
纸本水墨35*15公分
〇难易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话有点鸡汤味。登攀者往往要求达到一个自己的高度,肯登攀仅仅只解决了起步问题,最终未必就能达到顶峰目的地,所以才称之为难!易,就更不容易了。所以才有了《易经》。哈!以上都说着玩的。人以为他从事的名堂才是最难的,这说明他不仅对别人所从事的事业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没有认识。艺术,亦难亦易,在于你要什么?你知何如。
〇灵魂
有没有?有,但因人而别。伟大人物的灵魂永恒不灭!如中国的孔子老子。艺术家的灵魂存在其作品中,每个人都在创造着他的灵魂。然而能留之久遠的又有几个?就这画画的,美术史只能择其重要,常伴着你我的,也就不过几个“灵魂”。这事都是上天管着,“灵魂”多了肯定不是好事。
抄诗加焦墨
米八乘米八
/03
南几新作云展示之卷
?附《南几词典~我看》59
曾成金号南几幾者
工作室称石壁精舍睦兰草堂
热爱中国书画艺术传统
居古鳌头镇上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