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找焱姜!
冬夜寒雨
焱姜
初冬一夜雨未停,猜想枝头尽挂冰。
明朝路面明如镜,谁怜外卖辛苦行?
学子心声
龙潭二实验娄家欣
我要好好对待父母,也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吃垃圾食品,吃饭尽量吃妈妈做的,喝水也坚持喝白开水。国学老师说了,一个人的生命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我必须做个好学生好孩子。
我的校园吉化六小三年二班孙菲我的校园是个非常美丽的校园。
走近校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楼,我们学校独特的一方面就是前面有个小操场,后面还有个大操场。因为我们和六中紧挨着,为了安全起见,学校要求低年级的孩子下课时都要在前面的操场上玩,而高年级的孩子下课时都要在后面的操场玩。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学校分配的就挺合理。
当下课铃声想起时,同学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了操场上,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跳皮筋……整个操场上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学校四周有树木,操场像个绿草坪,各种健身器材我们随便玩,在我的心目中我的校园美丽无比,我爱我的校园!
感叹曹植
金珠实验学校裴俊文
今天学了曹植的《七步诗》,我在书的下边写下“我最喜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因为亲兄弟应该互相照顾爱护,而不是像曹丕这样难为伤害弟弟”。我是独生子,多希望有个弟弟,那样我要好好照顾他。兄则有,弟则恭。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惜,曹植才高八斗,却没摊上个好哥哥。
秋天的校园吉化三小三年三班张馨宇
秋天来到了我们的校园,给校园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景象,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一进校门,就见落叶飘飘,好似一群飞舞的蝴蝶。因为秋天太凉了,所以它们穿上了一身金黄的衣裳飘落在地上,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被子一样。我们把树叶踩在脚下,嘎吱嘎吱的响,好像一个少女在弹琴一样。一跑起来,风吹在我的脸上,凉爽极了!这真是“一枕新凉一扇风”呀!
我们把树叶捡起来,看谁捡的最美。我们把树叶做成标本。看着自己做成的树叶标本,那真的是太开心了,谢谢秋天,谢谢你带给我们的欢乐!我爱我的校园,我更爱我秋天的校园!
当皇帝不容易
金珠实验学校六年级常国玉
东吴的小皇帝孙亮想吃梅子,就让一个黄门郎去取蜜渍梅。取回来之后,发现蜜中有老鼠屎,于是招来管仓库的人问,这个管仓库的人吓得急忙跪地叩头。孙亮问:“别怕,黄文郎私下跟你要没要过蜜渍梅。黄门郎回答说:他一直跟我要,但是我不敢给呀。
黄门郎并不认罪。孙亮说,这容易知道。于是令人把老鼠屎掰开,发现老鼠屎里面还是干的。如果老鼠屎早就在蜂蜜里了,那就应该里外都湿透,但是现在里面还是干的,所以一定是你黄门郎干的。黄门郎这才肯认罪。周围的大臣们没有人不害怕。
看黄门郎是个很坏的人,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藏吏忠于职守,孙亮的是个智慧的人。所以黄门郎,我想他就是一直想吃蜜渍梅,而这个管仓库的人不给,他借这件事儿报复这个管仓库的人,可见那真是居心不良,好在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孟母三迁吉化三小三年三班郭佳欣今天上国学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孟母三迁》,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孟子在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住在坟墓附近,这里每天都会有哭丧的,孟子就也跟着学。他的妈妈觉得这样很不好,于是就搬家了,这次搬到了集市旁,但是这里呢,也不太适合学习。于是他们第三次搬家,这回搬到了学堂旁边,学堂里每天都会传来读书的声音,然后他就对母亲说:“我要上学。”母亲听了非常的高兴。从此,她们就在学堂旁住下了。
孟子每天都很认真的读书。通过努力,后来他成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被大家称为”亚圣”。
春天龙潭第二实验小学二年一班张俊熙温暖的东风吹来了,青蛙从冬眠中醒来了。燕子也飞回来了,这一切都告诉人们一件事,那就是春天来了。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小草给大地披上了绿油油的地毯。五颜六色的小花开满山坡,简直就一是一幅美丽的油画,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春天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农民伯伯把种子撒进土里,等待它们慢慢地出苗,长高,变成果实。春天是一个充满欢笑的季节,孩子们手里拿着风筝,尽情地在草地上奔跑。笑声传遍每一个角落。我爱春天!
啮指心痛
吉化六小三年一班付暄迪
有一天,曾子到深山里去砍柴,曾子的母亲独自在家,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客人,说是有急事要找曾子办。平日都是曾子招呼客人的,母亲有点儿不知所措。情急之下,母亲使劲儿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指头咬破了,流出一点血来。
这时在山上砍柴的曾子呢,突然感到了心痛。他一想,不对,家里一定是有事情,于是他扔下柴就往家里跑,回到家,看到母亲,曾子连忙跪下问:“母亲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母亲说:“没发生什么事,只是家里来了客人,说是找你有急事。我是想告诉你,让你赶紧回来。”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母子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有些事真的不用说就互相心照不宣。我也和父母有这种感觉,所以我也要真诚的孝顺父母。
曾子杀猪吉化三小三年五班孙政皓今天上国学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几个故事,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曾子杀猪》这个故事。
一天,曾子夫人为了不让孩子跟着便谎说回来后给孩子杀猪吃猪肉。曾子认为,父母作为榜样是不能欺骗孩子的,既然说了就要做到,于是就亲手杀了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人要诚实守信。我们一定要遵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实在做不到也要有合理的解释,当然最好是不要随便答应别人,仔细想自己是不是能做到,能做到帮助人是美德,做不到就明白告诉人家,也免得耽误别人的事。
所以,曾子杀猪这件事可不是告诉你曾子杀头猪那么简单。
来今文学社专栏
子曰: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吉化三小三年五班曹雨晴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和蝴蝶交朋友。和它们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和它们一起采蜜。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给需要快乐的人带来欢乐。送给他们需要的东西。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云朵上,和仙女姐姐一起玩耍。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在动物才艺展示会上和蜻蜓一起兴奋的跳舞。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世界各地,给他们每人一双翅膀,和他们一起飞翔。
孝赞
吉化六中娄家赫
中华美德孝当先,美好家风代代传。
孝顺父母人之本,大孝是忠莫为难。
子罕不受玉
吉化三中肖欣玉
宋人得美玉,持之献子罕。
子罕不受玉,不贪保名誉。
《沁园春》美国
焱姜
美帝风光,川普发疯,拜登发飙。
望白宫内外,黑白同惶,各州上下,纷纷作妖。
坑人害己,甩锅热闹,选票病毒试比高。
睁慧眼,看舞弊连绵,黑人惊涛。
老美如此糟糕,引无数国人笑弯腰。
惜华盛顿高,尽输人性;奥黑驴马,亚太逍遥;嗜血阴人,希拉里孬;群魔乱舞过大招。
正热闹,数疯颠人物,老美超高!
中华好诗词(一)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写照。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学习诗词,诗化我们的人生;学习诗词,提高我们对母语的感悟力;学习诗词,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中华好诗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应该走民族化的道路,也就是古时候的语文教育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状态;经过近一百年的现代教育,我们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向传统回归,走一条民族化的道路,使我们进入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状态,而且这才是最好的。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国家也正这么做着,语文教材的改革就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我们,尤其是小学生们就必须顺应这个形势,因为“形势比人强”,因为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就让我们从诵读诗词歌赋开始,共同前行……
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
华夏五千年文明不朽,
证明的是:
我们自强的能力,
我们兼容的气度,
我们灵变的智慧,
无与伦比!生生不息!
大千世界里我们注重的是:
高尚的人格,
井然的伦理,
无私的利他,
美妙的和谐!
我们向这个世界释放的是:
和平信息,
人文精神,
进步双赢,
让我们与经典同行,
让我们和圣贤为友,
诗化我们的人生!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下来的篇是经过孔子删定并配乐的,所以被奉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孔子认为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夫妻关系最重要,于是他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篇。
关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因为孔子认为,所有人际关系当中夫妻关系最为重要,所以,把《关雎》放在《诗经》篇的第一篇。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窈窕外形美和淑女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
《关雎》是周朝的民歌。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儒家学说以“和”为美,视主体的功德圆满为终极追求,尊重人的自然性。《论语·先进》中孔子独倾心于曾点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要求把社会的“礼治”和理性的规范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反映在爱情审美价值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爱情就是那么和谐那么美!家和万事兴!家家和美,才能国泰民安。
跟着焱姜老师学习文学史
提前认识这些文学名家
老聃(约前─?)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年岁比孔子稍长。道家代表人物。撰有《老子》,又称《道德经》,为道家经典。
左丘明(约前—约前)春秋时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撰有《左氏春秋》,简称《左传》,还撰有《国语》。也有学者认为,《左传》成书当在前年以后,撰写者当另有其人。
孔丘(前─前)即孔子,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相传他还修订整理《春秋》《诗经》《易》《礼》等书。言论由弟子后学辑为《论语》,成为传世儒家经典。
墨翟(前—前)即墨子,战国时鲁国(一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世称墨子。撰有《墨子》。
列御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郑人。撰有《列子》(或说为晋人伪托之作)。
孟轲(约前—前)即孟子,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思想家,儒家先贤。撰有《孟子》,为传世儒家经典。
庄周(约前—约前)即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撰有《庄子》,又称《南华经》,为道家经典。
屈原(约前—前)名平,字原;一说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世居丹阳(今湖北秭归)。楚辞代表作家,撰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另有《招魂》,或说为宋玉所作。
荀况(约前—前),即荀子,时人尊为荀卿,汉代又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安泽)人。儒家先贤。撰有《荀子》。
宋玉(约前─约前)战国楚国鄢(今湖北宜城)人,生年晚于屈原。撰有辞赋《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等。
吕不韦(约前─前)战国末濮阳(今属河南)人,曾为秦相。组织门客编写《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李斯(约前—前)战国楚上蔡(今属河南)人,在秦为相。撰有《谏逐客书》《论督责书》等。
韩非(约前—前)战国时韩国(今属河南)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撰有《韩非子》。
《孙子兵法》30智慧
18,像水一样善于变化
原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
译文: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军队也没有固定的战法。能够根据敌人而不断变化最终胜利的人,就叫“神”。所以,金木水火土,没有哪一个是永久胜利的。春夏秋冬四季,也都是不断变化相推的。
读解:
我们常说,无招胜有招。为什么呢?因为有招,就是有固定的套路,固定的做法,对手就能根据你这些固定的东西,推测你下一步的行动,也能根据这制定反制的对策;反之,如果象水一样,始终在变化,让对手摸不着头脑,根据对手的“招数”不断变化对策,就能够掌握主动权。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你是中国人,就应该了解理解深悟中国文化;
国学就是大语文,涵盖政治经济地理历史;
三观正,人生好;
提高的不仅仅是语文成绩。
焱姜老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