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想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要做到无己

发布时间:2022/9/5 12:42:36   点击数:
哪里治白癜风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

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是什么境界呢?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看透宇宙的大道,实现物质与精神上的相对自由。

庄子在《逍遥游》这一篇章里面写了三个篇段,第一个片段是书写鲲鹏腾飞九万里,比较小鸟的无知,浅薄何为大何为小。

指出只有一个人,做到无名无功无己的无所依赖的生活,才能够达到逍遥游的的境界。

第二个片段写的是许由和尧帝的对话点出无所用的作用。

这三个片段写的是庄子与惠子论道,讲出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逍遥游》讲了什么

北海有一条大鱼,名字叫做坤坤的,身体长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鸟的时候,名字叫做鹏鹏,宽阔的背部,不知道有几千里,飞起来的时候张开的翅膀,如同天边的云彩,卷起海水,刮风时,就是要飞向南海,南海就是大池。

鲲鹏飞向九万里的时候,风就在鲲鹏身体下面,御风而行,背靠青天没有阻碍,所以展翅高飞。

小虫子蜩和学鸠嘲讽鲲鹏说为什么要飞向九万里高空去往南海呢?那不是多此一举吗?像他们这些小虫小鸟,就是飞到树梢上,又落到地面。

庄子说智慧小的不如智慧大的寿命,短的不如寿命长的,朝菌不知道昼夜的交替,蟪蛄不知道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这都是由于寿命短促的缘故,楚国的南边有一只龟与屋外年的光阴,当做一个春季又年的光阴,当做一个秋季园务时期,有一棵大椿树,年光阴为春,年光阴为秋,寿命很长。

那些聪明才智,只能够谋个一官半职的品行,只能让一个村里的人满意的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程度和那些小虫子小鸟并没有什么区别。

那就一个人叫做宋荣子,哪怕是全世界的人都赞美它,他也不会感到兴奋,全世界的人都骂他,也不会感到沮丧,沮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能够分清外物与自我的区别,能分辨植入与荣誉的界限,对于世俗的功名利禄不会很积极去追求,但是就算如此,他的境界也没有达到更高的水平。

列子乘风遨游,往往是十天半个月才回家,可是对于福报的事儿,却没有积极去追求,虽然列子能够御风而行,可是依然要依赖风力,如果他能够把握天地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那么就不需要依赖任何东西,就可以畅游于无穷的世界。

圣人没有名声的牵挂,神人没有功名利禄的束缚,至人没有一己私念。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了我一个大葫芦种子,我种植了之后,结出了果实,足足有五石。

可是这个大葫芦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用,因为如果用葫芦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如果把它打碎,当作喝水的器具,可是没有地方能放得下。

庄子对他说,既然你有这样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当作一腰间的船一样绑在身上去浮游于江湖之上呢?反而还要去担忧它太大无处可容?

宋国有一个人善于制造让手冬天不皴裂的药,他有这个药,只是自己家里人用,但是有一个路人从这经过,花了百两黄金买下药方,然后把这个药方拿去之后卖给吴王,这时候越国发兵攻打吴国,吴王就派这个人领兵打仗,等到了冬天,吴国的军队与越国的军队在水上打仗,吴国赢了越国的军队。然后这个人就得到了一块封地。

庄子说同样是一个药方,有人只是用来从事漂洗的工作,有的人却卖给一个国家,得到了一块土地的风上,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用途不同。

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把有用和无用形成一个对一个对立关系,但殊不知其实有用和无用,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

举一个例子,我们每个人走路的时候都会沿着自己的一个中心点走路,是不是觉得只有自己走得足够容纳双脚宽度的地面才是有用的,而周围的土地是无用的?

如果我们把直能够容纳双脚宽度的地面留下,而把两边的土地都给移除,是不是就相当于一个人在悬崖边上行走?一旦掉下去,就万劫不复。

其实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所有的存在都是有存在的原因的,不论是水流还是土地,树木还是花草都有各自的用处,我们一直以为只有那些实际能够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但实际上这就是目光短浅。

德国有一位哲学家可以碾压黑格尔,他写出了《存住与时间》,原本他以为他掌握了宇宙的真理,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庄子的书籍,他才明白自己的那一点思维,思想在桌子面前根本不够看,像小虫小鸟与鲲鹏之间的对比。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42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