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细说庄子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

发布时间:2022/8/31 12:18:44   点击数: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成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求贤若渴善用贤臣,把当时身为厨师的伊尹提拔为宰相,而本文中的棘也是夏末至商初的大贤人之一。前半段商汤问了棘关于鲲鹏的事情,棘的回答和《齐谐》一样,都是鲲和鹏很大,鲲的身长有几千里,“未有知其修者”;鹏的后背有泰山那么高,张开翅膀就像是能遮盖住天的乌云,它还要从北冥飞到南冥横跨整个大陆。后半段写出斥鷃[yàn]这种小鸟在蓬蒿之间生活,小范围的玩耍也会感觉到很快乐,并嘲笑鹏为什么飞那么远,虽然外面的物质很丰富,但斥鷃只需能够满足自己每日的需求就可以了,很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感觉。这一段写出关于志向不同的直接讨论,开始全面否定前文对鹏的赞美之词。鹏虽然能飞万里,但在斥鷃眼中飞那么高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不仅是大知不及小知,写出大用会不及小用,更是为下文中无用为大用做铺垫。

风景

东晋高僧支遁与谢安王羲之等大名士均有交集,他注解《逍遥篇》与众不同,另有新意,曾提出“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这应该是最符合庄子本意的了,高僧支遁是在对两种生物都加以否定,认为这两种生物的逍遥境界分别丢失在外部和内心,两种生物都认为自己可以利用好当前环境,得到逍遥,但鹏和鷃都有所待,有所凭借,所以会有失去,就不会得到真正的逍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42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