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名句欣赏德充符万物
国学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庄子潜心研究道学,几乎一生退隐。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德充符》-庄子内篇
《德充符》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这种“忘形”与“忘情”的精神状态就是庄子笔下的“德”。“充”指充实,“符”则是证验的意思。
德充符:德,道德。充,充满。符,象征。道德完满的表征。
《德充符》名句欣赏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生死之事也够大的了,他却不会因为这个有所变化;纵然天塌地陷,他也不会随着它消失掉;他明察真谛而不随外的变化,主宰万物的变化而坚守自己的根本。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从相同的角度观察,万物都是一样的。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对于万物他只看到它们的统一的却无视它们的差别。他看待失去的腿如同丢掉的泥土一样。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人不会在流动的水里临照,而只会在静止的水面临照。只有静止的水才能保留人们停下来的影像。
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
通过端正自己的心性,来端正众人的心性。守护初心、确立目标,对困难挫折勇敢无畏,敢于直闯千军万马。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镜子明亮灰尘就不会沾上,沾上就不明亮了。经常跟贤人相处就没有什么过错了。
迷阳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棘刺啊棘刺,不要妨碍我走路,旅途中的刺榆啊,不要刺伤了我的双脚!”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喻指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残酷,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
天无不覆,地无不载。
天无所不覆盖,地无所不承载。天地无所不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