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他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宋国的公室后代。
庄子文章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幻丰富,情致滋润旷达,语言看似夸言万里,漫无边际,其实皆有根基,重于史料义理。庄子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养生主》-庄子内篇
“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人生有涯知无涯的境况中,当顺循中虚之道,即顺任自然之理。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篇末结语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喻精神生命在人类历史中具有延续的意义与延展的价值。
《养生主》名句欣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寻求无限的知识,太疲困了。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做好事不要沾上名利,做坏事不要触犯刑罚,以自然之理作为常法,就可以保护身体,可以健全生命,可以蓄养精神,颐养天年。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泽畔的野鸡十步一啄食,百步一喝水,它并不希望被畜养在樊笼之中。精力虽然旺盛,可并不舒服啊。正所谓: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当来时,先生(老子)应时而来;当去时,先生(老子)顺天而去,安于时运,顺应天然,悲哀欢乐的感情是不能进入其中的,
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蜡脂给烛薪燃尽了,可是火还在延续,从不知道它会终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