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老子思想的革命性与庄子的继续推进

发布时间:2022/4/19 10:45:41   点击数:
白癜风暑假治疗计划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1/6298361.html

西方人研究老子,说老子的思想具有革命性。这一点,我们生活在东方文化圈的人,反而感受不到。

西方人为什么说老子思想具有革命性呢?因为老子提出的道的这个概念,就形而上学而言,是一场巨大的革命。

我们知道,周朝之前是商朝,商人崇拜上帝。据甲骨文记载,商人一年有一百多个节日,每个节日都要祭祀上帝,有资料记载的最大的一次祭祀活动,宰杀了一百多头牛,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在商人看来,上帝是他们最高的神,只要上帝满意了,上帝就会永远维护他们对其他部族的统治。

商人对上帝的祭祀,不仅用大型的牲畜,而且用人牲。从挖掘出的商人墓葬来看,就有大量的殉葬坑。有学者研究认为,商人人牲的来源之一,就是周人进献的俘虏,周文王的大儿子伯邑考被纣王所杀,其实就是做为人牲敬献给了上帝。

后来基督教传入东方,译者就用上帝一词翻译基督教的至上神—God。其实上帝这个词,本来是指商人崇拜的至高神。

商人虽然对上帝极其虔诚,但上帝终究保不了他们,他们被新兴的周族打败,周人开始号令天下。周人吸取了商人的教训,一是用天取代了上帝;二是宣扬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以此软化商人的抵抗情绪;三是周王自称天子,把天垄断起来,祭天成了周王的特权,周王以天命号令天下。

但春秋以降,周王室不行了,越来越控制不了诸侯,礼坏乐崩的结果,天的神圣性也大大下降。这个时候,老子创造性的提出了道的概念。道在天之上,道生天生地,神鬼神帝,以往的至上神灵,位阶上都比道低一头。

道与天相比,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去魅化。以往的上帝也好,天也好,它们是高高在上的神,最高统治者借口君权神授,周王甚至直接宣称是天的儿子,这样就以神权来巩固王权的神圣性。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当惶恐的跪拜在高高在上、神秘莫测、具有大能的神的脚下,对神的虔诚与恐惧就转移到了天子身上。当然,天子失德,百姓生活于水火,对天子的愤怒也自然的减损天的威德。

道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上帝不是最高的,天不是最高的,道是最高的。道非人格化的神,道不会直接把命令给谁,而是谁能悟道行道,谁就能长久。这就开启了理性化的思潮。

道的概念的出现,使神灵退居次要地位,此后,中国人再也不会有宗教的狂热,借宗教之名行事的运动,至多只能得逞于一时、一地,不会取得全国性的胜利。

有人也许会说,中国没有宗教的狂热,儒家没有功劳吗?先秦儒家是信奉天的,孔子常常把天挂在嘴上。只是到了后来,儒家慢慢把天抛弃了。到了宋明,儒家更是借助道家哲学对儒家的本源进行了改造,言必称理,故称宋明理学。但如果孔子穿越到宋明的时代,绝对瞪目瞠舌,不明白高高在上、主宰一切的天为何变成了可以为人所掌握所控制的理?

不扯远了,回到老子。老子说话的对象是帝王将相,他提出道的目的,是建言统治者,施行无为之治,不要过分干涉民间的作为,而让老百姓自在自为,没有受到压迫的百姓就会与统治者互不干扰,上下相安,从而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并把他的思想继续推进。在《道德经》一书中,吾、我、圣人之类的名称出现最多,这代表着悟道的统治者。庄子的贡献,是把道下移,悟道行道不是贵族阶层、知识阶层的特权,普通百姓也能悟道行道。

庖丁解牛的故事烩炙人口,当文惠君问他,你解牛的技术这么高超,有什么窃诀吗?庖丁回答:“臣好乎道,进乎技矣。”我喜欢道,超过技术的层次了。也就是说,庖丁把对道的理解融入到了解牛的技术之中,从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

《庄子》一书中记述了大量的普通人,做钟鼓架子的梓庆、粘蝉的老者、驾舟的船夫、做车轮的轮扁、大司马家做带钩的老人、宋元君的画师......他们的技艺神乎其神,用鲁侯称赞梓庆的话说,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

他们为什么这么神呢?因为他们领悟了道,以技入道,以道驭技,所以达到了如此高超的水平。

他们是如何悟道的呢?首先要了解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道很难用语言说清楚。要如何领悟道呢?道是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无名、无功、无己、无欲、无成......无的后面还可以加上无限的宾语。当一切皆无,心中自然空虚,而“惟道极虚”,进而“精神生于道”。道没办法用任何实物来表达,说到最后,它就是一种精神的体验。这种精神的体验,体验过的人也没办法直接说出来。

我们看看梓庆做钟鼓架子的故事。 

梓庆削木头,制成野兽形状的钟鼓架子,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好像那是鬼神所做的。鲁侯接见梓庆,问道:“你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梓庆说“我是个木匠,谈不上什么方法。虽然如此,还是有一点可说。我在准备做钟架之前,不敢耗费气力,一定要斋戒以平静内心。斋戒三天,不敢存想奖赏爵禄;斋戒五天,不敢存想毁誉褒贬;斋戒七天,忘记了自己还有身体四肢。这个时候,不再想到是为朝廷做事,只专注于技巧。然后进入山林,观察树木的质地,遇到形态躯干合适的,好像看到现成的钟鼓架子,这个时候才开始加工制作。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我就什么也不做。这是以自然配合自然。我做出的东西被人誉为鬼斧神工,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庄子说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普通人可以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达到忘我的地步,从而获得道的体验。

庄子开创了普通人通过技艺悟道,并以道驭技,从而实现道与技艺的融通为一,达到从技术到艺术的境界,进而实现心灵与道的统一。

北池鱼

谢谢欣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33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