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桓公曰ldquo然则有鬼乎rd
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灶有髻。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龙跃之;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各种各样的“鬼”“桓公曰:“然则有鬼乎?”——听了这一席话,齐桓公就问“你说的这些只是情志上的毛病,到底有没有鬼?”这里就直截了当把这个关键问题提出来了。
曰:“有。沈有履。灶有髻”——这个齐国的贤人就说“有”。什么叫“沈”?就是积水的地方,水潭处就有鬼。鬼的名字在《庄子》里分得很细,在道教里则分得更细,按道教的说法,我们三魂七魄都称为鬼,如道书《云笈七签》介绍说:“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三魂有三个鬼名字,七魄有七个鬼名字。另外三百六十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鬼,这类说法有很多。“灶有髻”,灶里的鬼就叫“髻”,当然现在“髻”已经升级了,已经成了"灶神菩萨"。
“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我们室内,有时候也是莫名其妙就会有声音,本来没有人住,又没有老鼠、猫狗,为什么屋内会有响动?这里就是“雷霆处之”,有个鬼叫“雷霆”,此鬼在哪里,哪里就不安宁,那里就嗡嗡作响。
“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龙跃之”,在东北那个洼地有个鬼叫“鲑龙”,飞腾跳跃。“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在西北方的洼地里有个鬼叫“泆阳”。“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水里边有鬼,叫“罔象”,丘陵的鬼叫“峷”神,也是一种鬼。山林里的鬼叫“夔”,现在都升格为山神了,以前的人上山下山还要祭一下山神,宰只红公鸡,洒点米,祭祀一番。“野有彷徨,泽有委蛇”,荒野上有鬼叫“彷徨”,沼泽里有鬼叫“委蛇”。
因为齐桓公是在沼泽地附近打猎,遇到的鬼,所以当他一说“泽有委蛇”,于是齐桓公马上就请教他,“请问委蛇之状何如”?沼泽鬼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皇子说,“委蛇”大得像车毂一样,又大又粗。身长就像车辕一样长,穿着紫衣戴着红帽子。“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这个皇子就像懂鬼神一样,不知道是管仲给他说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就把“委蛇”的形象说出来了。而且“恶闻雷车之声”,齐桓公是霸主嘛,他的车就是“雷车”,就像现在首长出门,警车开道,呜呜的响也可以称为“雷车”。齐桓公打猎时,当然有人敲锣打鼓,帮助赶野兽嘛,还有军队行军仪仗的响动,而“委蛇”是最讨厌“雷车之声”,听到这个声音一来,它就竖起脑袋,如果谁有那个因缘见到它的话,那么,见到他的这个人就要称霸诸侯了。
“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听了这番奉承话,齐桓公就畅怀大笑说:“这个恰恰就是我见到的鬼”。“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他本来是躺在床上的,一点精神都没有,确实得病了。听了这一番话——“见之者殆乎霸”。齐桓公听了,心中想那个鬼原来是来迎接我这位霸主的,当然心情舒畅,前面惊热恐之气自然消除,于不知不觉之中病就没有了,于是把衣冠摆正,正襟危坐,这下就开始和“皇子”侃南北了,病是怎么好的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看善于说话的人呢!就是说话要投机,“话不投机半句多”,怎样说话投机?特别是这类怪问题。到底这个“皇子”是怎样知道“委蛇”等鬼怪的形状、方位?管仲是否给暗中通了消息呢?这些都说不清楚。但《庄子》这里的“皇子”是一个博物学家,什么都懂,又恰恰把齐桓公的病因给抓住了,几句话下来,他的病也就好了。我们再结合汉赋中的《枚乘七发》来看,“楚太子有疾,吴客往而见之”,那住楚太子娇生惯养,生活又腐朽懒惰,于是得了一身的病,请了若于名医都治不好他。但这位吴客却天南海北地与他胡侃一气,让这位太子神游于大自然的壮美之中,病也就不知不觉地好了。这两则应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分析的案例吧。
白癜风是否会传染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