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禅说庄子middot秋水子不语怪

发布时间:2018/8/3 22:05:44   点击数:

选自冯学成先生《禅说庄子》一书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庄子·秋水》

在前面,北海若把有关道上的体会,如大小、内外、有形、无形、贵贱等等,做了一番精彩的阐述,听得河伯目瞪口呆。既然在大道面前,我们没有任何发言权,那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该怎么度过呢?所以,河伯接下来又问了:“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我应该干什么?又不该干什么?我最终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辞受,推辞或者接受;趣舍,就是取舍。我应该何取、何舍?有所为、还是无所为?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之中,在这百年的生命历程之中,都面临着“何为乎?何不为乎?”这么一个问题。我们每天都面对着生活,面对着工作,眼耳鼻舌身意,都面对着无穷的色身香味触法。喜怒哀乐,穷达、贵贱、荣辱、是非,利害得失,无时无刻不萦绕着我们的心。面对着这样的状态,那我们应该怎样来料理这些事?

我经常说,什么叫命?就是把自己一百年的取舍连成一条线,就是自己的命运。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有的人常处顺境,有的人常处逆境,为什么?就跟自己的取舍有很大的关系。个人的价值观念高,有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守得好的,他命运的轨迹自然就显得比较光辉,自己的形象就比较堂皇。如果在仁义礼智信上不伦不类,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他所表现给社会的,表现给自己环境的形象,就不敢恭维了。然而,这一切都在自己的“为”之中,都在自己的“辞受取舍”之中。

面对北海若讲的“道”,河伯还是有所醒悟,但是,他自己还把握不住。于是只好向北海若再打报告,再次请北海若开示。这个仍然是一个见地问题,从提问中就可以看出,河伯他仍然住于有无、取舍之中。

那天没有给大家通报,大象师兄前天到我这里来,很好玩的,因为正好来了一个“高人”,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转世,那个人是什么转世;谁是真转世,谁是假转世;谁是什么佛,谁是什么菩萨。总之,他全知道,简直是不得了,医院都不收他了。那天,道文是聆听了这个人的高论的。你想一想,他完全有宿命通了,多牛啊!中国的乃至世界的,现代的乃至古代,包括六祖大师现在转世在广州城里,现在是哪一位,他都知道!他也知道虚云老和尚不是憨山大师的转世。哇!他真的厉害!

从这些现象看,我们就感觉到很可怕!以道眼观之,一个人的正知正见要建立起来,很不容易的。有些人学佛多年,非常精进,但居然会走到这个路上去了,走到这个岔路上去了。本来是当官的,现在不愿意当官了,十多年来泡在自己的这么一种幻觉之中,幻想得到这些超凡的功能、超级的神通。他可以认定谁是哪尊佛、哪尊菩萨,给我的认定是白文殊转世。简直是见鬼了!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见地非常重要。为什么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呢?孔夫子这句话,可是中国佛教最大的护法啊!知道点历史的都明白,讲怪力乱神的人,基本上没有好下场!

那天,道文见到的那位“高人”的福报还不够,如果福报够大的话,说不定真的就成为“超级大师”了。这个也有道理,如果他再威风一点,的确像社会上那类“超级大师”,成天都在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好在他的福报不够,还只是个人行为,产生不了太多的坏影响。

扫描或长按下方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63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