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南怀瑾老师讲述夏天如何养生

发布时间:2018/8/2 3:32:34   点击数: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春生夏长,这是讲夏天这三个月当中,“蕃秀”,植物春天种下去,一直成长到夏天,这是最漂亮的时候。夏天“天地气交”,这是古文那么讲,因为我们的生命靠三样东西,日光、空气、水。温暖的地方会生长,寒冷的地方就是死亡。“万物华实”,所以夏天是生长最重要的时候,万物繁华漂亮。那么,夜里早点睡,早晨早点起来。“无厌于日”,“无厌”是什么?不要过分在太阳下面活动,避开一点日晒。“使志无怒”,在心理的修养上少发脾气,“怒”是发脾气。换一句话说:心理上对人、对事宽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使华英成秀”,等于让大地上的万物成长茂盛。“使气得泄”,这里头有个问题啦,夏天怎么叫泄气?这是《易经》讲消息,成长的时候就开始死亡,当你死亡的时候即开始成长,这是一消一息,所以生命到了最漂亮的时候就要完了。《庄子》内篇告诉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婴儿生出来以后,到第二天,这个婴儿已经比昨天老,三岁的婴儿比一岁老,生生死死很快的在变化。所以《庄子》也引用孔子告诉颜回的四个字:“交臂非故”。生命的道理,一切的道理都很无常,你我两个对面走,你过来我过去,两个膀子一靠,已经变了,都不是现实的你我了。所以夏季要善养自己的意志,“无怒”,阴气就可以发泄出去了。“若所爱在外”,这个时候人的思想情绪都喜欢向外面,都喜欢放射出去。“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四气调神”就是讲这一套。没有讲怎么调,只讲什么夜睡早起,什么不要发脾气之类的“调神”的道理;所以它没有讲医学,只讲养生。但是你懂了养生的原则去看病,就看出病因来了......所以讲科学的道理,一年分阴阳,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上次讲过的。我讲个现有的科学大家就了解了。我们这个楼层铺有地热,这是最新的科技,地下的暖气上来。冬天天气很冷,地球的表面冷,这个时候热能向里面收缩,所以冬天的井水或者太湖里头的水,下面是暖的。夏天呢?这个水是凉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是地球的物理。我们的身体,冬天吃火锅,什么都不怕,消化力很强;夏天就不行了,胃是寒的。所以这就是天地阴阳的道理。阴阳两个字是代号,它是古人把科学东西的浓缩;不要因为自己不通,看到阴阳就头昏了......“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刚才讲气的问题,夏天天气很热,其实的阴阳学上叫做阴,所以阴气很多。那么我们人的阳气碰到夏天这个气候的阴气,容易烦躁,容易发脾气;这个时候精神容易破坏,使人有煎熬昏厥的感觉。“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碰到夏天这种情形,眼睛有点蒙住了的样子,耳朵也容易出毛病,像这种情况,是因为阴气碰到阳气时冲突而发生的。“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我想明天起先多注重这一方面,配合心理方面同经脉方面讲。阳气使人容易发脾气,我们俗话讲“气死人”,所以一生气就可能形成气绝,血压就起来了,马上会使人昏倒。“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筋骨就松懈了可偏枯。身上也会生痱子。“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高粱是食物,如果碰到饮食多了,脾胃发生变动,有时候五脏六腑都会中毒。中毒还是饮食来的,脚上也会生疔疮,身体整个虚弱起来了。“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者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这个“大偻”,可以说同现在癌症的道理相同。像这个阳气啊、阴气啊,有很多名称,要详细讲,我还没有准备好,要配合现在流行的西医来讲,那就比较明白。不然讲气啊、气啊!自己搞不清楚的哪里,就很难体会了。“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气”这个俞字是什么意思?就是中文对应的,答应这一句话,我们讲“耶”,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医书上看到俞穴,是某一个经脉发生问题,与它相对应的穴道。俞这个中文字要注意了,不然我们看针灸的书上常有这个俞穴,俞穴不是阿是穴,而是对应身体内部某脏腑的穴道,故称为俞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这些我想不讲了,你们应该可以看得懂。你们不懂的就是关于道家的修养、养生。古代这些你们不知道的,也许我懂一点,贡献给大家。下面翻过来这一页后面这里。“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夏天伤于暑气的话,汗多口干,喜欢讲话不停。譬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坐在那里非讲话不可,一讲话停不了。他里头已经感染,暑气浮在外面。“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个时候讲病相,身体像在火上烤一样,汗很多,散开了。“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肋緛(ruǎn,收缩)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如果外面湿度太高,我们穿得不对,湿气就浸进来了。要注意,人的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这个水不流畅就满了,就发湿气。我们的生命够可怜的,很痛苦,都是湿气,湿气太重时头脑不清楚,感觉头重,困住了。如果湿里头加上发炎发热,筋就软了会抽筋,或者是拉长或缩短,动不了,就像普通讲的中风那样子。实际上是伤到气,也是中风的一种。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譬如我们睡觉,或者在旷野里头睡,尤其年当兵打仗的时候,那真的要懂这一套了。那时不管生命倒头就睡,累得什么都不管了。当兵打仗的很可怜,人不当人看。譬如说海军的人,天热起来不得了,但是有个规定,不准在甲板上睡觉,绝对禁止。夜里在甲板上睡觉有海风吹,很凉快,但是不到几个月就中风了,手就动不了啦。现在你们呢?对不起啊,家庭富有一点开冷气睡觉,贪凉快;尤其年轻人,夫妻也好,情人也好,开冷气做爱,只有四个字“包死无疑”。但是你当时不觉得。我常常碰到有些人,一看就晓得,这是伤寒,不得了的,很容易碰上,这就谈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所以春天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拉肚子。“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为欬,发为痿厥。”夏天受暑热,秋天病疟。秋天受湿,湿气向上走,咳嗽不停止,因为肺气受害了,“发为痿厥”,手脚没有力气,筋骨都松懈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另外还有讲“冬不藏精,春必温病”。这句话在哪里我忘记了,过去曾背过的。冬天过分受凉,冷了没有穿衣服,冬寒进去了,到春天患温病。讲到春天的温病,两三年前我们还在香港,听到那个什么SARS(非典)。我就笑,我们这位市长也懂,我说那是温病啊!温病只要小柴胡汤就行了。我讲了以后,北京传开了,上海同北京小柴胡汤买不到了,贵得不得了。那个时候我不认识这个吕老板,认识他我就发一笔财了。所以就是这个道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一年四季气候的影响会伤到我们的五脏,尤其现在加上科学的设备,冷气,我再三强调要特别特别小心。所以这里建筑的时候我跟建筑师讲,要想一个办法,使空调有冷暖的调控,但是开冷气没有感觉。现在大概做到了,还没有做好。将来建筑科学还要进步,千万不能贪凉。你们将来开冷气啊、电风扇啊,乱开是不得了的。“四时之气,更伤五脏”,要自己保养,就是刚才提到过的。

――摘录自《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推荐阅读:

《南怀瑾文集》——南怀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版,特别设计专版封面,限量发行套,收录南怀瑾先生著作集计52种。极其珍贵、具有收藏纪念传世价值!

从东方出版社获知《南怀瑾文集》正在设计护封,7月底到8月初出版,现在下单可第一时间获得,限量三千套之珍藏!

(识别下方图片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626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