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微专栏老子与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的耀眼
什么是归零?什么又是与天地万物合二为一?
老子的“归零”哲学思想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寓意?庄子的"归一"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01
老子“归零”
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道的追求,依靠的是减损,减损内心的欲望、妄求、偏执、骄傲等等障碍,最终减损到无欲无求的自然状态,也就慢慢接近道了。
用简单的话来说,老子就是教导我们:人生要经常“归零”。
面对纷繁杂乱的世事,常怀“归零”的心,不被外部世界所扰,才能坚守心中的那份宁静,才能更好地包容万物,接纳新的挑战。
蛇类每年都要蜕皮才能成长,蟹只有脱去原有的外壳,才能换来更坚固的保障。旧的思想如果不舍弃,新的思想就不会诞生。
杯子倒空了,才能再装水。攥紧巴掌,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就会拥有整个世界。
02
庄子“齐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白居易评论庄子说,“庄子齐物同归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要顺应自然,消除物我之别,与天地万物“齐一”。
人的存在和大自然的运作息息相关,万物的变化,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已。所以,人应该由自然来观察一切,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去体验,唯有体认自然的常道,超越一切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
庄子认为,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如果明白“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顺应天命,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必过于在意得失,不要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态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消除物我之别,以淡定的情怀去处身于人世之间,尝试着做到“风过无声,影不留潭”。
人生即使做再大的事业,对于整个地球来说也是不过海中的一滴水。对整个宇宙来说更无所谓了,所以不必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个人是如此渺小,幸与不幸就如命运之神手中的色子一般反复无常。而太阳照常升起,实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备注:此文在自媒体最美艺术《老子“零”,庄子“一”》一文内容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转载请注明相关出处。
往期精彩回顾:
一条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土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