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故事系列井底之蛙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庄子》故事之井底之蛙(外篇三十一)原文: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注释:
埳(kǎn)井:坍塌破废的浅井。
鼃(wā):同“蛙”。
跳梁:又作跳踉,跳跃之意。
缺甃(zhòu):甃,砌井壁的砖;破砖的井壁。
蹶(jué):践踏。
灭跗(fū):跗,脚背;盖没脚背。
还(huán):环视,向周围看。
虷(hán):井中赤虫;一说为孑孓,蚊子的幼虫。
跨跱(zhì):盘踞。形容蛙在井中跳跃、蹲踞的神态。
絷(zhí):卡住,绊住。
逡(qūn)巡:犹豫徘徊,迟疑不决。
潦(lào):同“涝”,雨水过多,发生水灾。
适适然:惊骇恐怖的样子。
规规然:惊视自失的样子。
知识拓展——罗之一目“目”为网眼;“罗”为捕鸟的罗网;“罗之一目”就是只有一个网眼的罗网不可能网罗住鸟;而网罗住一只鸟的却往往只是罗网中众多网眼中的一个。现用来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典出西淮南王汉刘安所编撰的《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意即有一个人看到别人布网捕鸟,发现被捕的鸟每只鸟头才钻一个网眼,心想既然如此,何必结网呢?于是他回家便剪断长绳做成一个个圈圈,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安好这一洞之网,结果一只鸟儿也没捕上。亦为“一孔之见”。
此典被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实际创始者,及后世尊为“东土释迦”的隋代智顗大师所著的《摩诃止观》引用于五卷:“一目之罗不能得鸟,得鸟者罗之一目耳。”以鸟喻人心的千万念头,修持自己之心以及反省自己,要具备多种方法,如“网罗”一般,来捕捉心行烦恼之鸟。智者大师故言:“须广施法网之目,捕心行之鸟耳。”
声明:截图选自蔡志忠漫画系列。
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药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