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家处世的三个境界,第三个,光是想想,就

发布时间:2024/8/7 11:42:54   点击数: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向来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两个主要思想。入世,用儒家;出世用道家。有所作为,用儒家;无为而无不为,用道家。反正,无论你高低贵贱,无论你识字与否,无论你承不承认;儒、道两种思想一直伴随着你的左右。若论境界,出世的道家思想似乎比入世的儒家思想显得更高明一点、更脱俗一点、更幸福一点。处世当然是境界越高越好,所以今天喜哥就给你说一说道家处世的三个境界。道家处世的出发点是为了“全生避害”。随着时间的发展、认识的进步、实践的总结,道家处世的方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自然也就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境界。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觉得幸福。到了第三个境界,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享受的是一种“绝对的幸福”。“绝对幸福”,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美妙。第一个境界:归隐山林,采用逃避的方式这个境界的代表人物是杨朱。孟子对其评价“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对其评价“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用我们的话来说:杨朱为了达到全生避害的目的,逃避社会,归隐山林,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一毛不拔”。杨朱的这种逃避社会的行为,其实也有不奏效的时候。比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你躲得多远,总是有被人打扰到的时候;又比如,总是要和社会上的人发生交换的;再比如,若是生病了,要不要找个郎中?“逃避”对于我们处世的积极意义:人们在一生之中,总是会碰到无法面对的人或无法面对的事,与其痛苦地面对,还不如选择逃避。逃避不是让你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逃避也未必都是消极的,逃避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逃避的原则是更幸福、更心安理得。第二个境界:掌握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规律。这个境界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把老子归到第二个境界,并不是说他没有第三个境界,也不是说他没有第三个境界的人高明,而是把老子《道德经》里所写的大部分思想归属于第二个境界。《道德经》里揭示的一个主要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了解了这个规律,想要“全生避害”,想要获得幸福感,我们就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另一个原则是,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按规律办事,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不能保证意外的发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物的变化总是有些没有预料到的因素。“按规律办事”对于我们处世的积极意义:人们按照规律办事,成功的几率就大;不按照规律办事,成功的几率就小。人们少去不去危险的地方,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小;多去危险的地方,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大。人们顺应规律,获得的幸福感强;人们逆着规律,获得的幸福感差。第三个境界:以理化情,与物同化,忘记自我,获得“绝对幸福”。这个境界的代表人物是庄子。每个个人的幸福源自其自然本性能够自由地发挥,这种幸福叫做“相对幸福”。“相对幸福”,在遇到老、病、死等,未免戛然而止。要获得“绝对幸福”,就需要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待生死、物我。怎样看淡生老病死?以理化情是个不错的方法。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就有多大的能力控制后果,而不为情所累。怎样获得一个更高的观点?与物同化,忘记自我。超越与事物的普通区别,超越自己与世界的区别,超越“我”和“非我”的区别。忘记自我,与道合一。从道的高度看待事物的变化,就不会为世俗所累,获得绝对的幸福。这就犹如你在三维世界看待二维世界的蚂蚁,你绝对不会为蚂蚁的生老病死而痛苦悲伤。“绝对幸福论”对我们处世的积极意义: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未必能达到这种境界,但这种观点对我们的为人处世还是很有帮助的。道理懂得越多,越容易想得开;善于忘记难过的事情,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偶然浮想联翩、做做白日梦,会让我们更放松、更有创造力。境界越高,幸福感越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幸福。通过以上三个境界(三种方法),来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相信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平和、幸福、安然、觉悟。您说呢?(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59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