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帝内经》是什么?
《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可以用三个第一概括,它是第一本中医学经典。在《黄帝内经》之前还有很多医书,比如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挖掘的医书,这些比《黄帝内经》都要早。年湖北荆门也出土了一大堆医术竹书、简书。比《黄帝内经》早的医书很多,但是都不能称为第一经典,只有《黄帝内经》能称为第一经典,因为《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到今天它的地位都没有改变过。
中医学有四本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我认为这四部才是中医学的四大经典,除了《黄帝内经》,这些书基本上都在东汉时期形成。而《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西汉中期。在比它早的医术里面,没有系统的阴阳五行之说,直到《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建构身体生命的生理、病理、养生等等。所以《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学科体系,是第一部中医学的经典。
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学的经典。它不是第一个讲养生的,《论语》、《道德经》都有大量的养生的内容。孔子说养生有一个最主要的命题叫什么?养生具体来说是长寿,怎么オ能长寿?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山是静的,水是动的,所以仁者静,智者动,静和动构成阴阳。你要做一个仁者,仁用一个字解释就是爱,你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心要静,就像山一样,要稳重,要坚韧,要宁静。如果你要做智者,你要动,要善于变化,一个钻牛尖的人绝对没有智慧。注意,并不是说仁者是只静不动,智者就是只动不静的,不是这个意思。仁者以静为主,像山一样安宁,所以オ能长寿,当然它兼容了智者的动;而作为一个智者,是以动为主,善于变化,以水为乐,所以他オ快乐,中国所有的文化都是阴阳关
系,不是矛盾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太极图。
《道德经》里也充满了养生的内容。老子怎么讲长寿?“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寿就是长久,老子最喜欢讲长久,天长地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跟道比起来,天地都不能长久。那在老子的心中,长寿的方法是什
么?归根与静,就是要静。
而庄子怎么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这是庄子的话,这样你就能长寿。《庄子。内篇。养生主》,有一个故事是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就是讲养生的。这些书比《黄帝内经》早还是晚?都比它早,但是注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里的养生内容都是不系统的,而《黄帝内经》是最系统的。所以《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学的经典。
《黄帝内经》还是第一部生命百科全书。不仅仅是医学,它里面还有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字、哲学等等。举一个例子,《黄帝内经》说天上有二十八宿,这是东,这是西,这是南,这是北。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一共ニ十八宿。《黄帝内经》记载,天上二十八宿有一股真气,这股真气毎一天绕看二十八宿50周,这是在讲天文。《黄帝内经》还讲地理,它说中华大地分5个方位,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的地位不同,比如东边靠海,南边炎热,西边地比较多,北方大多寒冷,中间是汇四万。《黄帝内经》还记载了一本失传的历法,它分六季,从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开始。它还讲了怎么看面相,鼻子下面的水沟,这叫人中。人中如果长和深就是长寿,什么叫长?什么叫深?气色亮,如果人中气色发亮,你不长寿都不行。
《黄帝内经》篇,18万字,内容这么多是想讲什么?百科全书是吗?但是它没有偏离个主题,就是生命。比如说关于天文,天上有一股真气,在二十八宿中,毎天绕50周,这是说什么?说人,人的生命。人身上有28条静脉,气每天要在28脉中循环50周。《黄帝内经)涉及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其实是说这5个地域所采用的治病方法是不同的。比如说东边的人靠海比较近,吃的是海鲜,用什么方法治病?砭石。南边比较炎热,湿热比较重,所以忌讳用火那要用什么方法?用针刺,所以《黄帝内经》里面专门有一个九针篇。北方比较冷用什么?火叫艾灸。西方的人属于金命,金命的人比较顽固,不容易得病,一旦得病,病也比较顽固,所以用汤药。中间则是感受四面八方的,所以这地方的人用按跷。所以讲一干说一万都没有偏离一个王题,就是人的生命。我们为什么学国学?人生,为了提升人生。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人来到世上,我们人生最高境界只有三点,健康、快乐、智慧。
所以大家注意,学国学,国学者,人生之学也。从某种意义来说,国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养生,养人生,就是使我们人生达到健康、快乐、智慧的最高境界,这是养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病,治病不叫养生,养生是“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还有一个说法,“上医冶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实际上治病,治人,治国是一个道理。《黄带内经》是一个“上医”的书,这本书可以治国,《黄帝内经》里有11篇,把一个人体看作国家。
《黄帝内经》一共是篇,一部分叫素问,一部分叫灵枢,素问81篇,灵枢81篇。81是什么?九九八十一。81是什么数?阳数。这里有一个什么秘密?这告诉我们,人体上最重要的是阳气,这是明代的医学家张景岳发现的,他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那么《黄帝内经》是不是黄帝作的?不是。那为什么叫《黄帝内经》?说明当时汉代的人最推崇黄帝,用“黄帝”命名说明这本书的权威性、神圣性、不可更改性。什么叫《内经》?你们肯定会问有没有《黄帝外经》?有。《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什么叫内,什么叫外?有人说《黄帝内经》是不是讲内科,《黄帝外经》是不是讲外科的?我也不知道,但是《黄帝内经》那时候不分科,那什么时候叫内,什么叫外?最早的记载是《汉书艺文志》,它记载《易经》有七部:《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七部里面其余六部都失传了,只剩《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是讲什么的?一般来说,比如《庄子》有内篇、外篇、杂篇,一共33篇,内篇是7篇,外篇是15篇,一般“内”是作者写的,“外”是作者的弟子托名的,“内”一般是主体部分,“外”一般是辅助部分。我想《黄帝内经》可能也有这个意思,但是《黄帝内经》是谁写的不知道,是很多人汇聚而成的。是什么时候写的?西汉后期。所以很可能《黄帝内经》是主体部分,《黄帝外经》是辅助部分。这里《黄帝内经》的“内”还有一个秘密,它指我们为待人体生命的方法一定要内求,不要一味的外求。说到养生,你第一件事想到的是什么?吃,这叫外求。很多人一直问我吃什么最养生,最后把我逼急了,我就说“养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吃,辟谷。养生最重要的是内求,不要外求,这就是《黄帝内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