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家新解庄子之杂篇让王之六七

发布时间:2022/6/21 13:36:46   点击数:
北京治疗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fǔ)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列子生活得穷困潦倒,脸上露出饥饿的神色。有个门客把这件事告诉了郑国国相子阳,并说:“列御寇是得‘道’的高人,住在您的国家里却生活困难,您难道是个不重视人才的人吗?”郑子阳立即就命令手下人给他送去小米。列子见到了使者,他再三拜谢,但却谢绝了送来的小米。使者离开后,列子走进屋里,他的妻子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向他抱怨道:“我听说得‘道’之人的妻子,都可以生活安逸、心情快乐,现在却是面露饥色。相国派人来探望并且送给你粮食,你不要,难道不是天意如此吗?”列子笑着告诉她说:“并不是相国本人了解我。他因为听了别人的话,才来送给我粮食,将来他处罚我,也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话来判罪,这就是我之所以不接受的原因。后来,人民果真发难,并杀掉了子阳。慎重对待别人的施惠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有的时候不得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而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说必须慎重面对别人的施惠。就像此处文章中的列子一样,拒绝了子阳的馈赠,避免了无妄之灾。因人言、受人恩,也就意味着因人之言而获罪。所以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为避免未来的灾祸,须拒绝眼下的施惠。楚昭王失国,屠羊说走而从于昭王。昭王反国,将赏从者,及屠羊说。屠羊说曰:“大王失国,说失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有哉!”王曰:“强之!”屠羊说曰:“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王曰:“见之!”屠羊说曰:“楚国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死寇。吴军入郢,说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今大王欲废法毁约而见说,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万钟之禄,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说不敢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楚昭王丧失了国土,屠羊说跟着楚昭王逃亡。后来楚昭王返回国家,准备奖赏随从逃亡的人。赏到屠羊说时,屠羊说说:“大王丧失国土,我丧失了屠羊之业。大王返回国家,我也恢复了屠羊之业。我的爵禄已经恢复了,又有什么好赏的呢?”楚昭王说:“强迫他接受赏赐。”屠羊说说:“大王丧失国土,不是我的罪过,所以不接受惩处;大王返回国家,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不敢接受奖赏。”楚昭王说:“让他来见我。”屠羊说说:“按楚国的法令,必须有重赏大功的人才能得见君王。现在我的智慧不足以保存国家,而我的勇力不足以消灭敌寇。吴军攻入郢都时,我害怕灾难才躲避敌寇,并非有意追随大王的。如今大王想废弃法令、毁掉约定来召见我,这不是我愿意传闻天下的事。”楚昭王对司马子綦说:“屠羊说身处卑微的职位,而陈述道理却非常深刻,你替我把他请来,提升为担任三公的职位。”屠羊说说:“要说三公之位,我知道它比屠羊的买卖高贵多了;要说万钟的俸禄,我知道它比屠羊的利益丰厚多了。然而怎么能贪求爵禄、而让我的国君得到滥施恩惠的骂名呢?我不敢担当此职,愿意再回到我屠羊的场所。”终于没有接受爵禄。

不建其功,不受其赏

战国时代,群雄征战,社会动乱不堪,政权交替异常频繁,犹如走马观灯。而君主丧失国土后,又重新登上王位,算得上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的保留节目。屠羊说帮助楚昭王登上了王位,楚昭王对于帮助他登上王位的人大加赏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尽管屠羊说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但他也深明“无功不受禄”的道理,在历史上,他是个“辞官让爵”的典范。儒家倡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家同样讲究“不建其功,不受其赏”,在这方面,道家和儒家的主张颇为相似,这绝对是为人处世的至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38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