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大家谈ldquo君臣民rdqu

发布时间:2022/6/16 11:37:21   点击数:

“君—臣—民”伦理关系的重建:

《荀子》“忠”与“诚”概念探析

佐藤将之

作者简介:佐藤将之(-),男,日本川崎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SinologicalInstitute,LeidenUniversity)博士。

本文转载自《荀子研究》第三辑

摘要本文探讨《荀子》的“忠”和“诚”概念的内容以及其于伦理学说中的思想角色。笔者也将论证在《荀子》所提倡“忠”和“诚”概念的思想意义中有如下两点特色:其一,《荀子》藉由提倡“忠”和“诚”概念推了伦理价值的恢复。其二,不但如此,《荀子》也将此两概念提升为统治者据此能够治理天下全部人民的伦理概念。据此,本文试图证实《荀子》哲学之究竟目标绝非在于所谓“君权”之巩固化,而是在于伦理学说之重建。

关键词《荀子》;君德;臣德;“忠”;“忠信”;“诚”

序言

本文探讨《荀子》的“忠”和“诚”概念的内容以及其于伦理学说中的思想角色。笔者也将论证在《荀子》所提倡“忠”和“诚”概念的思想意义中有如下两点特色:其一,《荀子》藉由提倡“忠”和“诚”概念推行了伦理价值的恢复。其二,不但如此,《荀子》也将此两概念提升为统治者据此能够治理天下全部人民的伦理概念。

在撰写本文时笔者对战国时代世局的基本认识是,《荀子》与《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的历史意义应该在于以当时周、鲁王朝已经消失的状况为背景,构想新的天下秩序之蓝图。针对《荀》、《吕》两书对构想“天下秩序”的问题,过往的研究探讨《荀》、《吕》两书的思想时,倾向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37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