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19原子论与辩士学派5什么都不存在吗

发布时间:2022/5/13 14:06:26   点击数:
北京痤疮医院那里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311/8736814.html

傅佩荣的西方哲学

什么都不存在吗?我们要介绍古希腊时代另外一位辩士,他名字叫高尔吉亚(GorgiasofLeotini,约48-75B.C.)。高尔吉亚说:“没有东西存在。”他这句话就把辩士学派的相对主义推到怀疑主义,并且推到怀疑主义的极致了。

我们昨天介绍到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ofAbdera,48-B.C.),知道他是辩士学派的代表,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人”是个人,这一来的话,所有我们所说的东西都是相对的。如果以这样的一种理解再看万物的话,很容易从相对主义变成怀疑主义。

本期重点1:高尔吉亚的三句话

现在高尔吉亚就很明白地告诉你,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怀疑,所以他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没有东西存在;第二句话是,即使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你认识;第三句话是,即使有东西存在,也被你认识了,你也不能告诉别人。我们就简单来说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一)没有东西存在

他为什么说出这么奇怪的话呢?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以前我们介绍芝诺(ZenoofElea,-?B.C.)的时候提过的归谬法。高尔吉亚说“没有东西存在”,如果有人跟他说“有”的话,他就先接受别人的说法,“如果有东西存在”然后他就会推论,推到最后得到荒谬的结果,因此说“有东西存在”是荒谬的。他怎么做呢?他说:“如果有东西存在的话,这个东西有三个可能,1.它是存在的;.它是非存在的;.它是既存在又非存在的。”

1.它是存在的;

我们解决第一个,后边就很容易解决了。你说有东西存在,我就要问你了,这个东西是永恒的还是派生的?派生的就是从别的东西延伸出来的。它只有两个可能,因为你说它存在。

它如果是永恒的话就麻烦了,因为永恒的东西是无限的,无限的东西不能在任何地方,因为它不能被限制,它不能在任何地方,它等于不存在,所以它是永恒的,它就不存在了。

它如果是派生的,那它是被什么东西派生的?是被存在派生还是被非存在派生?如果被存在派生,既然存在,何必派生呢?如果被非存在派生,非存在是虚无,怎么可能派生出存在呢?这样一来,它既不能是永恒的,也不能是派生的,所以它本身不是存在的。

.它是非存在的;

既然是非存在,你怎么能说它存在呢?你把非存在说成存在,那存在就是非存在了。好像在绕圈子了。

.它是既存在又非存在的。

说它是既存在又非存在,这当然是自相矛盾的一个命题了。

所以他第一点说法就可以成立,他认为没有东西存在。他也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光讲这一句话,别人会说,你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啊,他就让一步,他说:就算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你认识。

(二)即使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你认识

他在说什么呢?什么叫认识?认识是一种思想的作用,我看到一样东西,加以界定,它就是它,而不是别的东西,这叫做认识。但是,人的思想有很多奇怪的地方,你不容易说清楚的。我现在请问:你能不能想象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呢?想象怪兽、想象一些女神?你可以想象啊。如果你可以想象这样的东西,代表思想可以去思想很多不存在的东西。

那这一来的话,存在的东西能不能被你完全思想到呢?就不一定了。因为你所思想的内容不见得可靠,所以存在的东西就不一定能被你完全思想到。如果这是正确的话,那接着就要问,就算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你思想。不能被你思想的话,怎么可能被你认识呢?这是他所说的第二点。再看第三点,我觉得还有点道理。

(三)即使有东西存在,也被你认识了,你也不能告诉别人

他说:就算有东西存在,也能够被你认识,但是很抱歉,你也不能够告诉别人,为什么?你告诉别人,你用的是言语,我现在用声音表达出一个东西,叫做“车子”,你听到“车子”这个声音,你怎么知道我所讲的具体的车子什么颜色、什么大小、有什么性能呢,你未必可以了解。所以,你听到我用声音来描写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掌握不到我真正所要表达的东西。

你听到的是声音,但是我告诉你的是我看到的东西,我描述一个人长得很高,一个人长得很帅,讲这些都是一句话的声音而已,你怎么可能去想象真正的人是如何高、如何帅呢?等于我要表达的东西跟你所想象的东西完全兜不起来了,所以就算我可以认识,也不能告诉你。这一来的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成为不可能了,那你怎么可能去教别人呢?

本期重点:沟通的困难

所以,在辩士学派里面,我们提出两位代表,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结论,就是根据普罗塔哥拉的认识,每一个人的说法都对,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人”是个人,所以每一个人的说法都对;第二点,根据高尔吉亚的认识,每个人的说法都错,因为每个人说出来的话别人都不可能理解,不可能理解怎么可能是对的呢?当然到最后只能说他是错的。所以同样的辩士学派,两位代表说出来的话居然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对的或都是错的,但这两种说法恐怕一般人都很难接受。

尤其是高尔吉亚说的第三点——沟通的困难,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我们有时候跟别人说话,会觉得,我认真去描述一件事情,怎么你越听越糊涂呢?话说得越多,可能造成的误会越深,所以很多人在接触的时候,他不见得要说很多话。

像《庄子》里面就描写有几个好朋友在一起,他们之间“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真正的好朋友不用说太多话,他们之间很有默契,两个人见面笑一笑,就知道彼此的心意跟自己所想的没有任何冲突、矛盾的地方,当然这种境界是很难达成的。

一般人如果要跟别人沟通,甚至我们说学习好了,有时候也是很不容易的。在《庄子》里面讲一个故事说,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堂下有一个做车轮的老先生,这个老人家很好奇,就问:“君上,您所读的书谁写的?”齐桓公很得意,说:“圣人写的。”车匠说:“请问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圣人早就过世了。”车匠就说:“那么君上,您念的书只不过是糟粕而已!”糟粕就是垃圾,不值钱的东西。齐桓公生气了,就说:“寡人读书,你一个做车子的工人居然敢评论!你说个道理出来,否则我就要杀你。”

车匠就说:“我从小就做车匠,做轮子,我如果下手快的话,轮子跟它的承轴接起来就很松散,我如果下手慢的话呢,这个接起来就很紧涩。下手必须不快不慢,我们今天的成语不一样,今天的成语叫作“得心应手”,原文叫作“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所以我到了七十岁还在做轮子。我的心得没办法告诉给我的儿子,所以我只好到这么老了还做车匠的工作。那么君上读的书是圣人写的,圣人不在了,他的书本留下来的文字不就是糟粕吗?”

所以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语言文字都是一种工具,它是一个载体,目的是要传达人所得到的观念跟思想,这些人有他们根本的困难,所以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

本期收获

1.辩士学派的问题就是相对主义。所谓相对主义,我们前面说得很清楚:依照普罗塔哥拉,每个人说的都对;依照高尔吉亚,每个人说的都错。这种对错是相对的,从这边就很容易发展成为怀疑主义,也就是根本没办法判断谁说的是正确的。

.我们知道,在讲到人与人的沟通方面,因为必须使用言语,所以始终会有各种困难。这一点高尔吉亚说的是对的,就算你认识一些东西,也很难告诉别人。我们甚至可以再加一句:“就算你告诉了别人,别人也不见得听得懂。”我教书很长的时间,这一点我很有心得,我们老师上课在认真地、拼命地教书,学生考试结果千差万别,有人了解了,有人完全没有了解。这说明沟通的困难。

.辩士学派提醒我们要思考多元价值观,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未必就因此要互相怀疑对方的价值,一个社会还是需要建立某些共同的价值标准。

本期思考

人与人的沟通向来是个难题,听了高尔吉亚的说法之后,你下一次在与别人沟通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像说话慢一些,换个别人懂的方式来说,或者请别人重述你说过的意思?想知道你的想法,欢迎你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35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