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孔孟庄三贤与艾灸

发布时间:2022/5/11 11:33:56   点击数:
雌三醇软膏治疗白癜风是否有效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40112/4325486.html

文、音:冰竹

孔孟庄三贤与艾灸

孔孟庄三贤与艾灸

冰竹

顺时光长河逆流而上,春秋战国时期的艾灸可谓辉煌鼎盛,光芒四射。孔子与孟子在中国家喻户晓,都说“孔孟是一家”,原因可能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共沐过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家都在山东济宁,孔庙在曲阜,孟庙在邹城,距离很近,孔孟思想一致,心神贯通,说是一家也不为过。可三贤和艾灸有什么关系呢?别说,还真的有关系,史书有载。

孔子,生于公元前~公元前年,今日山东曲阜,春秋时期的大学者,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由于擅长艾灸,虽经官场几度沉浮,生活颠沛流离,却仍能颐养天年,逾古稀之年而去。

孟子,生卒年不详,一说公元前~公元前年,一说公元前~公元前年,战国时期的大学者,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处处按照孔子的思想育人做事著书立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艾灸养生颇有研究,曾提出“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的康寿理念,一生虽求证与诸侯各国,却屡遭排挤,志无以达,唯常年践行艾灸而健康长寿,耄耋之年仍传道受业著书立说终成亚圣,名垂千古。

中国人用艾灸治病,春秋战国已经发展得相当全面了。《孟子·离娄》就有关于艾灸的记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句话是拿艾灸做了一个比喻。古人指出疾病缠身七年依然可以通过艾灸治疗,并且康复如初,由此艾灸的神奇之处可见一斑。

孟子曰:“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

庄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周,宋国蒙邑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艾灸不但能治病,更能预防疾病,中医灸疗提倡“无病而自灸”,说的就是艾灸养生。人们可能知道药王孙思邀灸足三里活百岁,但可能不知道“无病自灸”是孔子提倡的长寿秘诀。孔先生这话的出处来自另一大腕----庄子的《庄子·盗跖》中:“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可以得知,艾灸能够祛病缓疾、延年益寿,所以孔子长寿功劳肯定缺不了艾灸的调养。

“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并不出自《论语》,而是出自庄子的《盗跖》,这话源自一个小故事:

孔子和柳下季(也就是柳下惠)是好朋友,柳下季有个弟弟柳下跖,即盗跖。盗拓胡作非为,孔先生看不下去了,就对柳下季说:“季兄,您是当世大贤人,兄弟却做江洋大盗,您咋不管他嘞?我私底下替您感到羞愧啊,要不我替您说说他吧。”柳下季说:“仲尼兄,我这个弟弟粗暴强悍能言善辩,他说的话足以掩饰他的过错,您说些他不爱听的,肯定会受到他的羞辱,您还是别去的好。”孔先生不听,满怀慈悲去见盗跖。果然说服不了他,还受了羞辱,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到了鲁国东门外,正好遇上柳下季,柳下季问:“仲尼兄,看样子您是刚从盗跖那里回来,他忤了您的意了吧?”孔先生感叹:“是啊,我真是自讨苦吃。”原话是“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这就是“无病而自灸”的出处。这里“无病而自灸”是个比喻,既然有此比喻,想必当时真有人“无病而自灸”,目的当然是为了保健养生、预防疾病。

艾生于荒野长在民间,那么平凡,又如此神奇。这些伟大的古人,对于艾灸非常的认可和痴迷,足见艾灸的魅力。艾灸时不仅要知道穴位经络知识,更需要去感受艾文化的源远流长,艾灸不仅仅是治疗身体疾患,更注重的是精神状态的和谐与平衡。

南阳艾草文化馆

更新时间

每周五早6:00

(特殊情况除外)

·end·

编辑

艾草文化馆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35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