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杏坛弄春师生共议庄子的从容与旷达
师生共议庄子的从容与旷达
——听评罗金艳老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公开课
杨勇
怒江州张泽云初中语文工作室成员,泸水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曾荣获学校优秀教师的称号,多次参加学校课赛,荣获二等奖,曾被县教育局聘为语文学科中心组教研员,参加过云南省中小学教学骨干培训。
年5月23日,怒江州张泽云初中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鲁掌镇中学听取了罗金艳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罗老师由《庄子﹒秋水》中的话来导入,通过课余看庄子的书和关于“庄子”思想的视频,我可以用《庄子》中的话来概括我此时此刻的心境:“对于井底之蛙,不可以谈论大海,因为它的生活空间有限;对于夏天的虫子,不可以讨论冰雪,因为它的生活季节有限;对于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讨论大道,因为他所受的教育有限—河神看到海神,方知自己鄙陋,我看到庄子方知自己无知,课余说是毫毛之末之于整个马体。”
在课文讲解中,课文环节层层相扣,进一步巩固重点字词,翻译原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接着请两位学生到讲台演绎此番对话,两个学生对惠子和庄子的对话表演的惟妙惟肖,可以看出两位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非常理解,在此基础上同学就课文内容进行了辩论,并设置了问题:
“如何看待此次的辩论,它是一场怎样的论赛?你以为谁赢谁输?还是不分秋色,为什么?”
生:庄子为人洒脱逍遥,诡辩艺术,庄子故意曲解,两人平分秋色。
生:善于感知大自然,庄子占领上风,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惠子轻蔑,敬服。
生:庄子反应速度快,两人相见恨晚,一番较量,不分上下。
师总结:辩论不是输赢,两人不是仇敌,而是知己。
可以看出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用豁达、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
风格:天马行空的想象,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板书
前提经验技巧高度之上
内敛于心全德
返璞归真(忘名、忘利、忘我)
课后大家就罗金艳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研讨。罗老师先就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上课后的感受等进行了交流,她认为备课过程中涉及庄子的学说,庄子的思想难于理解,基于本班的学情,若多讲一些,好议论,但难深入,应该调整对话的形式,借用于丹介绍庄子的心得,庄子的态度,学生就会对庄子有一定的兴趣。由寓言故事导入,由论辩引出庄子思想,激发学生喜欢国学。
各成员也就本堂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
来自上江中学的工作室成员姬仁香老师认为本节课上的非常精彩,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的参与度广。
来自老窝中学的工作室成员吴建泓老师认为,授课形式新,老师善于挖掘文本,熟记课文内容,对古典文学影响深,对学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
来自泸水一中的工作室成员邓有老师认为,老师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师为辅,注重引导,入心入景,可以看出老师注重平时训练。
其他老师都认为这节课做到了巧妙的设计,形式新颖,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思想进行了有效教育,用课堂表演的形式,训练了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
工作室主持人张泽云老师最后做了总结发言,并结合阅读教学的几个原则角度来评价罗金艳老师的公开课。首先要坚持文本教学,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品味语言、联想和想象来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罗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重点探究庄子的思想,文以载道,忌抛开课本来谈。其次要尊重文体规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用的是形象思维。再次是要注重亲身体验,罗老师在这堂课上比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课本剧等活动方式将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是注重培养能力,罗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表演、回答等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要注重过程,文言文教学要培养语感,要多读,从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
订阅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