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1班专场马润琦庄子的相对幸福

发布时间:2017/11/17 17:24:24   点击数:

“《逍遥游》中,讲述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的幸福。”

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唯一真正想要摘抄下来的,就是这段话。这段话是对庄子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的阐释的一部分。我想,这也许是因为这些文字恰好让我感同身受吧。

几乎每个人都渴望成为鲲鹏那样遮天盖地的巨大生物,能够在浩瀚的大海中遨游,能够在广阔的苍天上飞翔。几乎也没人想做森林里的蜩和学鸠,一个活不过一个盛夏,一个跳不上对面的大树。可是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很多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一只小小的蝉,蛰伏多年,却鸣叫不过一个夏天。美好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差距就在这里,一点也不近。小小的蝉仰望,仰望巨大的鲲鹏,向往无垠的海天。可是它的能力,只足够支撑它在叶间鸣上那么几曲幽怨。

我们自然认为,这样的蝉是不幸福的。可是庄子却说,能力不同的自然万物,只要做到了自己能做的、爱做的,都是同样的幸福。

这样看来,庄子传播的是现在人们所谓的不上进。可是,所谓的上进,就真的是那么正确的吗?

现在推崇的上进总有着儒家那股不问结果只看过程的味道。孔子身体力行在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他周游各国,竭力改变世界,却收获甚微。他明知自己难以成功,却还是努力着。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做就是枉费精力,可是你要是真正不去做这样的事,你又会被打上“功利”的标签。因为你不会尝试着去改变现状,因为你只安于那并不让人满意的现状,因为你只看结果是否有益。

我越来越觉得,世间万物都是能力有限的,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再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的。哑巴不可能口若悬河,蜉蝣也不可能和彭祖一样长寿,而所谓“付出就有回报”,只是为了避免让不知愁滋味的少年一生下来就觉得这个世界不值得为之奋斗了。

庄子的意思虽然会有那么一点点消极,但是他的思想不是孔子那样的盲目乐观。能力的不同,并不是说有好坏之分,所以不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而奔走,而是为在能力范围内能达到的幸福而满足,这也是一种活法,而且并没有违背什么。所以,虽然蝉和斑鸠的能力比不上鲲鹏,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它们不幸福。这就是幸福的相对性。

庄子的相对幸福,只是人复杂的思想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常常能够发觉,自己的所思所想会有许多种情况,有时想的是道家的消极避世与世无争,有些时候则是想儒家的积极入世与改变现状。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几千年来无数的思想家前仆后继,却没有一位思想家能达到完全无人反对的境界。但是,所有人都能够为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好的情况而开心和满足,为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而开心和满足。

(学生编委点评:有鱼名为鲲,其广数千里;有鸟名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蜩和学鸠虽不如鲲鹏,但它们满足于其能力范围内能获得的幸福。马润琦同学由庄子的相对幸福论谈及世间万物,通过比较鲲鹏与蝉雀,向读者阐释了庄子相对幸福论的含义;紧接着对孔子和今人为超出能力范围之事所做出的努力发表了她独特的见解,并论述了相对幸福论与当下人们所谓的幸福其间的差异,进一步阐释庄子的相对幸福,让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全文思路清晰,着实令读者受益匪浅)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41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