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周逍遥游学记嘉龙木若

发布时间:2021/4/25 19:27:52   点击数:
《逍遥游》者,《庄子》开山之名篇也,洋洋洒洒凡余字,先秦古文之宏篇巨制,为后人尤以道家奉为经典,素有“文学中的哲学,哲学中的文学”之誉,实乃老庄哲学智慧之结晶也!堪称道学巅峰之作!除了老子《道德经》,庄子《逍遥游》古往今来无人可与比肩者,更谈何超越?《逍遥游》泱泱大观,诸子百家和文人墨客多有注解,网络时代又有白话演绎(译文),林林总总,《逍遥游》文字或已超过万言矣…果然成了人生启迪之《万言书》!有关《逍遥游》研学文章更是汗牛充栋!余虽非学问大家,然反复研读,仔细琢磨,慢慢品味,方略能领会“逍遥”要义之一二焉!庄子《逍遥游》以“鲲鹏”自喻,扶摇九万里,击水三千里,北溟南溟,倏忽往返,神气活现…读来荡气回肠,浩浩然犹如鲲鹏展翅,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五湖四海,名山大川,神州逍遥,飘飘欲仙,读来如甘露渴饮,感悟通透,恍惚间目睹得道升天…茅塞顿开焉!中国传统教育,孔孟儒家学说大行其道,西汉董仲舒首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程朱理学,古代儒学圣贤教育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风头甚至盖过帝王人家,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以祭孔为尊,孔子位极“文圣”,超凡绝伦!然则,尽管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读书人(儒生)的最高人生目标,但自先秦时期开始,儒学道学之争也从未停息…孔子孟子的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发奋有为,忠孝节义;老子庄子的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淡泊名利,逍遥自在…还有墨家、法家,也都各有学问学说,那怕阴阳家风水先生也都有自己的见识…总观诸子百家,才智过人,各有千秋,限于才疏学浅,利弊不作评说,余等仅从弘扬文化瑰宝角度,尽可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此亦足矣!至东汉成化年间,天竺佛学东传,儒学、道学之外又加入了佛学,儒、道、佛、墨、法…诸子百家和谐相处“百花齐放”,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尤其是两宋程朱理学至明清王阳明心学…中国传统文化实则已经“三教合一”,融合了诸子百家的各种先进思想。故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最基本特质,集中表现为中国的“和”文化:即和谐“中道”,“和”而不同,“中庸”之谓也!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思想那怕是宗教占据过绝对统治地位,即使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思想也从没有衰落…而且从王道下野:你““独尊儒术”那我道家正好可以逍遥于山水林泉之间,开始追求内心世界的绝对自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流名士之风气鼎盛以及中国渊源流长的“隐士”文化,正是道家思想文化兴盛的真实写照!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相融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隋唐宋明时期已经很难区分彼此,许多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甚至普通百姓也大多是孔子神仙菩萨都信——孔庙要拜道观也拜佛寺更要拜…于是就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禅学”(包括禅茶),即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尤其是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中汲取养分,注重个人品行修生养性、参禅悟道…“参禅”之学问已然超脱于儒释道三家,或云:“”禅悟”者,乃儒释道之升华也,故而中国人文化特质正是西方民主思想尤其是宗教国家人民所无法想象的…尽管如此,儒家道家佛家最根本的人生目标追求依然是:儒家的最高目标是圣人(圣贤),做不到圣人那就做贤人;道家的最高目标是真人(神仙),做不成神仙那就做个得道高人;佛家的最高目标是完人(佛),通过五戒六度,“四大皆空”,“阿弥陀佛”,那怕做不成佛,当个罗汉、金刚、菩萨,修成正果,也是十分完美。但所谓圣人、真人、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爱”人,无论是儒家的“仁者爱人”、道家的“大道至简”(“人爱”),还是佛家的“普渡众生”,都强调“大爱无垠”…“兼爱”其实还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主张,“兼爱”“博爱”思想就是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民主思想,就像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奥妙玄学,触类旁通,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的太极阴阳八卦五行学说,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共同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诸子百家”演化出各自的思想体系…但“诸子百家”中毫无疑问只有老庄道家才真正继承了伏羲的太极八卦学说,其“黄老之学”又被“诸子百家”所借鉴…《周易》中“__”为阳爻,“-__”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合称别卦…“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寓意世界万象变化无穷…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仅以阳爻“__”阴爻“-__”就演化出无穷变化,相对于当代计算机两个最基本的字符“1”和“0”可以编写出各种软件语言,中国古代的阳爻“__”阴爻“-__”,实在是不得了的伟大发明!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科技进步,明清王朝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泱泱天朝上国才落后于世界,直至西方列强军舰大炮洋枪刺刀把中国人打醒…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从来都是爱学习的民族,以中国人的智慧那就是“师夷之长击夷之短”…对外来文化更是体现出了包容、宽大和融合…东汉时期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隋唐以后伊斯兰教(回教穆斯林)、明清时期的基督教、天主教传入中国…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和和谐相处…文化多元进程概莫例外!当然外来宗教传入中国的时候也有被少数心术不正的魔头演变为邪教的,但邪教在中国毕竟不能成为主流!包括本土道家炼丹成仙、长生不老…也都曾经走上了邪路,实在也是文化中的糟粕不可取的!通读庄子《逍遥游》,窃以为所谓“人生赢家”当是荣辱不惊,爱恨随缘,祸福能安,富贵在天,生死由命,看透人生百态的平凡人…终其一生:儒学可以修身,尤其是年轻人,培养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有所作为,也不枉了人世间走一回;道学可以养性,顺应天命,有所为有所不为,致力于精神世界的升华,清净自己的内心世界,心性可以更加豁达、开朗、明智;佛学则可以养心,悟透人生,看空一切,“勿以物喜,勿以己悲”,让自己的喜好变得更加空灵通透、无欲无求!如是,凡人也可为圣人、真人、完人…所谓超人、神人、仙人…实乃凡人、常人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秦皇汉武毛泽东…概莫如此!是故,“圣贤”者并非一定要做大官“扬名立万”,“得道”者也不一定要做神仙“长生不老”,一心成“佛”者也不一定必须遁入空门,只要能从“圣人”“真人”“完人”古训中汲取滋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日“三省自身”,勉力“格物致知”,身体力行,恣意逍遥…即可以进入自我、忘我、无我之境界!故庄周《逍遥游》所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实可谓人杰之楷模,凡夫俗子不可谓不察也!附录:庄周《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04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