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南华经内篇之七应帝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3/11 11:40:58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一,《应帝王》概述:

《应帝王》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庄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基于“道”,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齐一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差别和不同,世间的一切变化也都出于自然,人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基于此,庄子的政治主张跟老子一样,就是以不治为治,无为而治,此即本篇的中心思想。

二,内圣外王及无为(而治)之特征:

1,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有虞氏(舜帝)不如泰氏(上古之帝王),有虞氏还心怀仁义,以此收得了人心,虽然如此,这还是有为之为,未能超然物外;而泰氏睡眠时呼吸舒缓,醒来时悠闲自在,任人把自己称为马,或是牛,他虽知但并不介意,他坚持无为而治,品德纯真高尚,丝毫不受到外物之干扰。

2,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无名人说:“你要恬淡虚无,宽心静气,顺其自然,不掺杂任何私心,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3,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老子说:“圣明之王治理天下,功绩布满天下却好像与自己无关;化育万物而百姓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业绩却并不立名,让万物欣然自得;成就万物并防患于未然,一切言行都是无为而为之。”

4,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不求名,不用谋,不搞事,不自作聪明。体悟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尽显自然所赋予的本性而非人为之所得,此即清静虚为而已!道者心如明镜,物来不迎,物去不送,物来应照,物去不留,顺应自然,不存私心,所以能够超然物外而不为外物所伤害。

5,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南海的帝王名叫儵,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浑沌,儵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境内相遇,浑沌对他们很好。儵和忽商量回报浑沌对他们的好处,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饮食、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出来。”于是每天凿出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儵、忽二字都含有神速之意,喻有为;浑沌是纯朴自然的意思,喻无为;此段意指有为之为违背自然,即违背道,其结果是趋于死亡;浑沌无为才是自然,合于道,即生生不息。

三,小结:

庄子《南华经》内篇共七篇,

《逍遥游》讲修境,《齐物论》讲修思,

《养生主》讲修心,《人间世》讲修身,

《德充符》讲修德,《大宗师》讲修性,

《应帝王》讲修业;因此庄子将修道的内容几乎全部讲到了。

修境:对常人来说,境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庄子心中道者之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即天人合一逍遥游!

修思:常人所思是贫富贵贱地位高低之差别;而作为道者所思是万物齐一,所谓差别只是吹万不同,出生年月日时辰家庭不同而已;因此导致各人天赋秉性不同,机遇不同,成功的机会不同,这一切都是天道的安排,万事万物本来就是如此,即道通为一,常人无需计较;只要依照自已的天赋及秉性去发展,顺大势而为,则身心自会健康,事业自会成功,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而已!

修心:常人之心贪嗔痴慢疑,贪字第一,永不知足;道者之心: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就是做到无为无己,顺应自然,葆光全真之;一切与万事万物为善,不侵犯他们,不毀誉他们,成就他们!也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身:常人所谓修身,意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等,均指外表形象,也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处事准则;而道者之修身,重在内在修为;他们深知处世之艰难,因此首先要心斋,然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并做到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修德:常人修德,意为要德性高尚,品性瑞正;道者之德:万物皆一,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即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而德者,内保之而外不荡,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修性:依修行始能成就者,称为修;不待修行而本来具足者,称为性。性乃不变之本体,人人本来就具足。但常人由于后天的努力及发展而迷失了本性,性情随着岁月流失而不断变迁,故才有修性之说。道者之性:就是本然,即清静无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也即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

修业: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职业不多,要么务农,要么经商买卖,还有就是从政,管理国家某一个区域,这就是他们主要的职业;但现代社会己从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分工众多,职业也繁多,常人怎修业,通常是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尊纪守法等等,即都是一些有为的职业操守;更上升一层,道者之修业:就是无为而行,无为而治;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即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也即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以上;《南华经》内篇全部读完,后面其外篇是依据以上七个方面进行深度论述之,待续。

如想阅读更多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97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