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明白了庄子的ldquo空船理论rd
高赞
人文
合集
热点
作者:橙子来源:壹点读书会(ID:dushu)
真正成熟的人,看什么都顺眼。
01
什么是“空船理论”?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
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
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其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
这就是著名的“空船理论”。
情绪,与生俱来,人人都有。
而这些情绪,往往是来源于一些我们不认同,看不惯的事情。
但总有一些人,活得云淡风轻,只专注自己,从不会被外界所扰。
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明明是相同的一件事,但在两个人眼中呈现出的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心态好的人,事事都顺,心态不好的人,好事也变坏事。
为什么?
这其实就是“空船理论”所传递的道理: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看法,看法又决定了做法,做法指导了行为,行为导致了结果。
而这结果,也就印证了你这个人的格局和眼界。
02
一个人不开心的原因:修养不够。人这辈子,没有谁能真正的十全十美。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痛苦无非是来自自身的欲望和他人的伤害,这些往往跟自身的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狭隘变成偏见,映射在他人身上时,就会以一种既定的认知框死对方,连带自身的好恶与感情一并放大,致使最后哪哪都看人不顺眼。
所以,生活中,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且爱发脾气的人,其实就是修养不够。
老和尚有一位弟子总感觉凡事不顺心,处处抱怨,老和尚知道后就让当着他的面抓了一把盐放到一杯水里面,让弟子喝掉。
弟子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老和尚说:“味道怎么样?”,弟子说:“苦”。
老和尚又带着弟子转而又来到湖边,向湖中也撒了一把盐,然后让弟子品尝湖水。
大师接着问:“味道怎么样?”“甜”。
大师说:
“生活中的不顺与烦恼就是这把盐,不多也不少,但是容器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当心胸开阔,就是痛苦也是甜的,当心胸狭隘时,一点苦自己也承受不住。”人生,就应该活着潇洒一点,别让哪些是是非非,错错对对影响自己的心情。毕竟,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你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你爱发脾气,是因为修养不够;你因为别人而痛苦,也是自己修养不深。
越是有修养的人,胸怀就越大,就越容易与人相处。
而那些格局大的人,往往事业顺利,人生畅通;格局小的人,目光短浅,顾此失彼,很难有大作为。
所以,做人千万别和自己过不去,你看不惯的人和事,不要去在意,看淡就好。
03
懂得尊重不同,心宽眼就宽。因为不同,世界才会精彩。
我们常说,懂得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
但其实,懂得尊重比懂得赞美更重要。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
如果一定要以“消灭”自己不认可的事物为己任,这并不是责任感爆棚,而是你太过“以自我为中心”。
而这,也就会轻而易举的暴露出你的短见和无知。
最近看了由汤姆·克鲁兹主演的电影《少数派报告》。
一部十几年前的科幻电影,讲述的是在未来,三个有预知能力的先知,可以预测犯罪,并在犯罪发生前制止犯罪。
三位先知在面对未来会发生的犯罪时,都会有自己的解决意见。
当三个人意见一致时,事情就顺理成章;但当三个人意见不一致时,则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不过,他们不单单只是保留了多数意见,同时还会保留一份少数意见的报告,因此就被称为“少数派报告”。
《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
在人际交往中,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想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说不难其实很简单,但说难也难。
很多时候,有些人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做一些不尊重人选择的事。
这不仅会让彼此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而真正的成熟,就是不断的去掉“我执”、“我以为”......
面对那些看不惯的东西,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尝试去包容一切、接纳一切。
只有这样,才能用尊重换来尊重,成就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
04
真正成熟的人,看什么都顺眼。古人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世界也就是因为差异而丰富多彩。
不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而成熟就要,允许并尊重不同。
看什么都顺眼,是一场修行,去掉执念,尊重差异,开阔心界和眼界。
这场修行是每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拥有百态心境,就能看到百变风景,拥有百变风景,心中自无是非。
与朋友们共勉。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从小喜欢看书,漫画、小说、杂志、名著……无所不看,曲折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的确能满足一个小朋友无边无际的想象力。是的,我暂且把十岁之前的“阅读”称作“看书”,它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爱书如命”的我,力求把每一本看过的书完好无损地保存,谁动了跟谁急,拒绝共享。这是一种完美主义情结,因此,小时候的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总能把书翻破,还喜欢在上面勾勾画画,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浑浑噩噩的,我就已加入了“高考大军”,每日都在纠结如何能拿更多分。作文,便成了我最头痛的问题。终于,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我半强迫性地开始了“做阅读笔记”之旅。所读的书也从色彩缤纷的小说变为严肃文学和作文素材。强迫总是让人痛苦的,每日课业繁重,没时间阅读,更没时间写写画画。不过,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大脑处在飞速发育的状态。发育的结果,便是在大脑中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思辨体系。而有了思辨性的结果就是,在阅读时,文字不再是平面的,它变立体了。既而阅读的激情会被点燃,你会在看到某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后开始浮想联翩,开始思考,开始质疑,以逐步达到认可。无论是文学性的文字还是理论性的叙述,都能打开你的思维,引导你进入一个更深微的世界,让你去判断,去吸收,去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那么这时,你便获取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尽管不是专业作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