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物》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策。《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解读这乌龟也太倒霉了。没错,但按照庄子的观点,这乌龟倒霉是因为有用,如果龟甲不能占卜,说不定能活下来,山上树木被罚,灯里的油脂被烧,都是自找的,桂树的皮可以做香料,所以遭到斧砍,神龟也一样,由于龟甲能占卜,便被杀掉。结果事情就变成了这样:不占卜就不能决定神龟是死是活,占卜,就要先杀了他,这简直是讽刺。庄子想说明什么呢?还得在看故事,庄子说,这神龟确实神,活着的时候能托梦,死了用来占卜也算无遗策,但是怎样呢?却算不出自己死于非命。自知之明,是不是很难?就连神龟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用庄子的话说就叫: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那该怎么办啊?庄子的说法就是:去小知而大知明。小知就是小聪明,大知就是大智慧,因此结论是:要有大智慧,不要有小聪明。什么是小聪明?庄子的说法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什么是大智慧?无用之用,方为大用。END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