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庄子乘物以游心,逍遥天地间庄子智慧
01
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拥有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从前有个人,他将自己的船藏在了山谷里,又把山藏在海洋里面,自以为这就是最可靠的防盗术。谁知道,一个力气很大的人出现了,他在夜半无人的时候,轻而易举地背走了山和海洋。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占有欲,总是想将自己拥有的东西牢牢抓住,其实,我们抓得越紧,失去的就越多。大到名利财富,小到食物和衣服,都能激发一个人的占有欲,让他变成一只时刻准备进攻的狮子。人类喜欢收藏,喜欢占有,这都是人的本能。但是,我们最终能藏得住什么呢?即使是我们自己的生命,最终都是要回归自然,回到这天地之间。而陪伴我们终生的身体,最终藏不了的,它会慢慢被分解,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又何况身外之物呢?庄子在生命的最后拒绝了弟子们厚葬的美意,而是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玉璧,如烟似霞地回归到了自然之中。从此这广袤的天地就是庄子曾经存在的证明,他的蝴蝶之梦依旧在世人心中延续着。世界上最大的占有,放弃了所有的占有;人唯有把个体的生命托于自然,才能真正超脱生死的限制!庄子的“道”,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将自己的人生看做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有在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才能返璞归真,领悟天人合一的智慧。02
外化内不化,才能简单快乐庄子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如果我们能怀有一颗自足的心,顺人而不失己,不受外物的束缚,人生就会像小船一样,虽然几经风浪,却不会轻易沉下去。等到风浪过去,云开月明的时候,我们依旧可以继续自由的漂流。当我们的修行达到了这种境界,苦难在我们的眼中也只是一种成长,而非沉重的压力。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庄子建议我们,先修炼“外化”,再修练“内不化”。关于“外化”的修行,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外在言行表现得和别人差不多,不必标新立异,也不用愤世嫉俗。庄子告诉我们,从前有一种鸟名为“意怠”,它在飞行时既不领先也不落后,吃东西时既不先吃又不后吃,让自己处在最安全的位置。相比“外化”,我们更难做到的是“内不化”。这要求我们的内心可以坚定不移,不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迷惑。这个世界是充满了神奇和无奈的,我们无法保证自己的一生可以事事如意。正因如此,“心想事成”才变成了最受欢迎的祝福语。人生于天地间,谁都得面对人生中那些让人不太满意的部分,圣人也不能免俗。庄子对于生死和诸侯割据的现实,也会感到无可奈何,但是他学会了了解和接受,继而从容淡定地超脱不满,专注于当下的美好。人生百态,时喜时悲,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无论我们怎样努力,终究还是会有痛苦和无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放宽眼界,透过世俗的表象去领悟这些困扰的本质,最终我们会发现,一切不过是天道轮回,自然规律罢了。在此之后,我们就能学会达观处世,将自己的人生中的无奈逐个点化,用快乐的姿态拥抱明天。03
乘物以游心,才能逍遥此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不过很多人的翅膀都被外物束缚了。这正像庄子说的:“乘物以游心。”庄子的“游心”,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神游”,这是一种在精神世界中自在漫游的逍遥。人唯有抛开外物的约束,才能在在精神世界中进入“随心所欲”的境界。我们在渡过人生的时候,本就像是戴着枷锁的跳舞,每个人都会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在社会上,我们就要守秩序,有原则;在自然中,我们就要受到寿命和体力的限制;在独处时,我们还要面对自身的种种弱点。想要完全的摆脱枷锁,获得彻底的自由,这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洒脱,做那个在心灵的净土中无拘无束的自己。“游心”并不是让我们“胡思乱想”,也不是让我们“逃避现实”,更不是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游心”的真谛是引领我们找回自己心灵的归属,怀着这种诗意,生活在人间的热土之上。其实逍遥不需要我们成为仙人,心之所安,就是家园。-推荐阅读道德經
▲长按识别白癜风恢复白癜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