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伯夷叔齐死前唱歌,他们要表达什么半粒尘

发布时间:2023/12/28 14:20:15   点击数:
中科医院专家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
有人称他们是贤人,有人鄙视他们……伯夷叔齐死前唱歌,他们要表达什么?文/闵不克公元前年的某天,位于今河北唐山迁安境内的首阳山上山洞内,断断续续的传出《采薇歌》的歌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適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伯夷伴着歌声的消逝,洞内的2位老人因为绝食七天也慢慢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人世。这2位老人是一对兄弟,哥哥名伯夷,弟弟叫叔齐,兄弟二人本是孤竹国的王子。他们不会想到,千年以后,有人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流传下去,这个人就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把伯夷、叔齐的事迹列为《史记》列传的首篇。那么孤竹国在哪里?伯夷、叔齐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事迹值得后人纪念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哥俩。一、孤竹国在哪?我看到有条友认为历史上不存在孤竹国,伯夷、叔齐纯属子虚乌有。作为生活在孤竹国故土上的我肯定的说,无论从文字史料还是考古资料都证明,孤竹国确确实实地存在过,辉煌过。我只在这里做一个简单介绍,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查一查相关的研究成果。叔齐目前,大多数学者的共识是,孤竹国存在于商周时期的诸侯国,自商初建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年),虽然疆域随着时间略有变化,但是这个国家一直生存了年,春秋前期(公元前年)被齐国消灭。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孤竹国地域内发现多件商代的玉器、铜器,如唐山市滦南县发现的孤竹君先祖和“亚微”系列玉圭以及“中师”和“左亚旅”玉钺等,卢龙县的饕餮纹鼎、乳钉纹簋等铜器;辽宁省朝阳的弦纹鼎,喀左县的“亚微罍”;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的弦纹佤。根据这些考古成果,可以做出2个判断:1.孤竹国是存在的。孤竹国以滦河、青龙河为中心,向西达到今河北省唐山市的迁安市、滦州、滦南和乐亭,中间应该包括现在的卢龙、昌黎、抚宁、青龙等地。向东直抵今天的辽宁西部地区,向北的势力范围则触及内蒙古的南部地区。可见孤竹国的统治范围很大,是一个大诸侯国。2.孤竹及其附近地方是商王朝有效管辖的地区。那么孤竹国的都城在哪里呢?根据唐山学者李良戈的研究,“孤竹城”的所在地极有可能位于唐山滦南的大马庄一带。李良戈的结论不是凭空捏造的,他根据在当地出土的带有孤竹国标识———“亚微”的觚形青铜礼器,玉文字孤竹君先祖系列玉圭、“亚微”系列玉圭以及“中师”和“左亚旅”玉钺,“孤竹君胄裔”的墓志以及文字资料做出的判断。孤竹国人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引人瞩目,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马识途的故事,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和“不食周粟而死”等。二、伯夷叔齐是有道德的隐士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隐士。按照辞海的解释,隐士是指隐居不仕的人。俗话说,天下有道无隐士。由此观之,隐士的有和无、多与少,和政治环境的清明与腐败相关。天下“有道”时,人尽其才,用不着隐居;天下“无道”时,小人当道,容不下正人君子,有的人是不愿同流合污而归隐,有的人因其他原因而隐匿。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达到“有道”之境,所以隐士的身影在历朝历代都能见到。如黄帝时的许由,黄帝想把天下让给他,许由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跑到河边去洗耳,而商朝时候的申徒狄在听到汤要把王位让给他时,认为是奇耻大辱,干脆跳河而死;战国是典型的乱世,所以隐士群体很大,老子、庄子、孔子的弟子原宪、段干木等等;东汉的严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陶渊明……太多了。论道南开大学教授刘泽华在《士人与社会》中把隐士分为这几类:1.崇理隐士,这类人的特点是按照自己的理论行事,老子、庄子就是代表。2.坚持道德的隐士,这类人与前者相似,重在坚持某种道德,如前面提过的原宪。3.足志之隐士,这类人为了获得精神自由和自己的意志满足。4.避世存身、洁行之隐士。5.待机之隐士。如诸葛亮在南阳隐居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按照刘先生的标准,我个人认为伯夷、叔齐应该属于第二类隐士即有道德的隐士。因为他们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理论。我们只能根据其言行来分析得出结论,他们是有道德的隐士。那么他们坚守的道德是什么呢?三、伯夷叔齐的道德标准:孝悌、遵礼、求仁、忠义作为有道德的隐士,伯夷、叔齐由于互相谦让国君的位置先后逃到了北海之滨隐居,后来因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他们用一生追求自我的精神满足。二人以生命为代价坚守的道德包含哪些内容呢?根据他们的言行归纳为八个字:孝悌、遵礼、求仁、忠义。孝悌,孝,指孝顺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孝,是国人精神文明的精髓,一切德行的根本。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孝是所有人要遵守的道德底线。什么是孝呢?孔子认为是“无违”,从这一点看,伯夷、叔齐的做法可以做后人的典范。《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伯夷孝悌,叔齐遵礼。作为父亲的孤竹国君生前喜欢小儿子叔齐,表达了想让叔齐当国君的想法。有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即使作为国君也不能免俗。在父亲死后,作为孝顺的长子,伯夷认为不能违背父亲的遗命,在弟弟叔齐不肯继位的情况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他逃走是唯一的选择。而叔齐之所以拒绝父亲的遗命,是因为遗命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遵礼的叔齐拒绝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说了,他们违背了父亲的遗命就是不孝。孝顺父母不是愚孝,其实对父母的孝除了“无违”之外,当父母犯错误的时候还要能劝谏,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违背了礼制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没有劝谏的机会,于是伯夷叔齐只好跑路,逃到了北海之滨隐居。伯夷叔齐心中有孝悌礼法,眼中无权力。这无疑比后世许多人高尚的多了,在历史上面对财富、权力的诱惑时,父子相残、兄弟操戈的不乏其人,像曹丕、杨广、李世民、赵光义、雍正等等。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心中“有道”,这个“道”便是仁与义。他们心中的仁应该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美好社会。所以当他们听说周文王“似有道”“善养老”时才会想去看个究竟。伯夷叔齐经过长途跋涉到了西岐,结果大失所望:此时周文王已死,传说中的西岐王道乐土,同样路有饿死的人,而且处处都在征集军队,造反的迹象明显,令人失望。伯夷、叔齐果断拒绝了周武王“加富二等,就官一列”(《庄子·让王》)的招揽。这一举动也暴露出周武王的见识有限,人家放着国君都不干,会来给你当奴才?当伯夷叔齐听说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时,叩马而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这次劝谏应该说使周武王认识到灭纣王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武王在会见了八百诸侯后“乃还师归”,(《史记·周本纪》)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伯夷叔齐的“叩马而谏”,一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国家,这是忠,是爱国的表现。虽然有些迂腐,但是让吴三桂、殷汝耕、汪精卫之流的汉奸无地自容的。二是与他们的政治理想相悖。他们反对以暴易暴,主张以仁易暴,即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实现清平之世。通过非暴力实现政权的更迭历史上也是出现过的,在20世纪,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从这一点看,不能说伯夷叔齐迂腐,人的政治主张不同,不能因为不符合你的心意就否定别人。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正确的选择。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靠吃野菜为生。临死前唱起了《采薇歌》,歌声中充满对理想不能实现的沮丧和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如果说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是义无反顾的悲壮豪歌,那么伯夷叔齐的采薇歌则是另类的悲壮之音。伯夷、叔齐的孝悌、遵礼、求仁、忠义的思想后来孔子所吸收,成为儒学的一个来源,所以有学者认为伯夷叔齐的思想是儒学的源头,是东方德源。随着时代变迁,人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重新解读伯夷、叔齐的行为,赋予他们符合自己的标准的意义,为自己代言,那已经不是原本的伯夷叔齐了。参考资料1.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2.《庄子》3.冯艳丽《先秦孤竹国史料辑考》4.王士立《伯夷叔齐评说》5.李戈良《“孤竹国”所在地考究》6.刘泽华《士人与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53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