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用现代认知科学重新理解传统的儒道学说,一

发布时间:2023/4/9 10:36:48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孔子、老子和庄子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论述这三者的各类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但是总结这些所有的著作,他们多是在故纸堆里的“考据”,或者是总结汉代以来名家的解读“心得”,在加上结合自己的一点感受,看似浩如烟海的各类著作,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这几种。

而且关于孔子老子和庄子各自的主张,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儒家说要每日精进,道家说要效法自然,他们的学说千百年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到底谁更厉害一些。

而且不同主张的人,完全无视对方的学说,甚至是贬斥对方为异端,只有当我们抛开门户之见睁眼看世界,跨界使用自然和社会科学相关成果,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才是用真正的第一流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才可能被发掘为一流文化。

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脑科学的角度来重新看到他们的主张,并尝试着给他们主张的武力值做一个排行,换个角度看先哲,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热认知和冷认知

现代科学把认知分为热认知和冷认知,并且这两种认识模型都能够通过大脑扫描而表现出来,所谓热认知就是不需要调动理性认知,启动非常快的一种认知状态,所谓冷认知就是需要调动理性,通过一系列复杂思维才能达到的这么一种认知。

热认知有点像我们的第一反应,而冷认知有点像我们第一反应过后立马启动的那个理性思维,比如说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你的第一个热认知的反应就是想上去亲她一下,但随即启动的冷认知告诉你这样做是不行的。

热认知系统大体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日常的动作,走路、开车,并不需要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它的好处是面对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人脑中有两个区域负责认知控制,第一个区域叫“前扣带皮层(ACC)”,第二个区域,叫做“侧前叶皮层(LateralPFC),第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热认知,第二个就是冷认知,人类所有的认知都是在他们两个的相互配合下完成的。

这个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比如你初雪开车,需要一直调用冷认知资源,脑子里不停的想着各种教程该怎么做,方向打多少度,刹车踩几下,油门怎么给,一个初学开车的人必须要不停的思考这些东西,才能完成一段回家里的路。

但是对于一个老司机来说,他已经完全不需要调动自己的冷认知,所有的动作都是非常自然地,只启动热认知就可以了,你可能连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所有过程都一气呵成,这就是先秦诸子们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的状态”。

(2)孔子的童子功

所有的先秦诸子都在追求“老司机”的那种状态,一切都顺其自然我几乎什么都不用想,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种目标,他们走的道路很不一样。

什么是好的演员,好的演员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训练之后,达到一种“素人”的状态,让人们忘记了你这是在演戏,回归到自然真实的状态最好。

要想做到自然,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不自然,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来达到这种状态,你看好的主持人站在台上,你几乎感觉不到他有什么特殊的动作,完全就像是平时站在那里说话一样,但这种看起来如同平时一样的状态,恰恰是反复训练的结果。

你让一个真的非常自然的人上台,他连手往哪里放都不知道,甚至走路先迈哪条腿都忘记而来,这就是儒家的功夫,他要求你平时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把所有的规则都内化,最终你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好像一切都是自然地。

儒家的武功归纳起来就是童子功,必须从小打好根基,一切的礼仪规范要深深的印到你的脑子里,这样你成年后再与别人交手,就会应对自如看起来轻松无比,一切都没有刻意,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但这个从心所欲的前提是经过了大量而训练,就像开车一样,以已经把所有需要动用冷认知的资源全部转化成了热认知,一切看起来云淡风轻,你已经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这一连串复杂的动作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繁琐到不能再繁琐的儒家礼仪。

(3)升级版的孔子

在先秦诸子中,孔子是尊敬的,孟子的形象则是可爱的,他的学说是孔子的升级版,孔子主张不断把冷认知融入到热认知当中去,用反复加强的训练把先王礼仪融入到日常的热认知里去,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实在是有些难度的。

孟子则主张人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只要大力发展这些好的热认知就行了,没有必要强行启动冷认知重新塑造一个认知系统。

孟子打了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个花园,其中有些好苗,代表人天生就有的,“好”的,热认知。但花园里也有野草,代表人的不好的天性。

孟子说,面对这个花园你可能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放任不管,那这人就可能学坏了。另一种是拔苗助长,也就是试图用冷认知强制取代热认知。

最好的方式就是顺着这种好的热认知来不断扩大他,让这种好的喜好去引导我们去做事,比如孟子著名的和齐宣王的对话。

齐宣王说,老孟呀,你让寡人用仁义治国,寡人做不到呀,寡人就是喜欢听音乐,而且是那种靡靡之音,这可怎么办呀。

孟子回答说,大王呀,你爱听靡靡之音这个没关系呀,只不过你是喜欢自己一人听呢,还是喜欢和大家一起听呢?只要你能和大家一起听,做到与民同乐这就是好事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孔孟的区别,孔子一听说齐宣王爱听靡靡之音可能立马就翻脸了,说什么叔能忍,婶儿不能忍的话,孟子可不一样,孟子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更重要的是孟子武功的心法和孔子不一样。

孔子的武功心法是以理性规范感性,而孟子的武功心法从感性出发,培养感性,孟子的武功看上去要比孔子要技高一筹。

(4)另一种武功

儒家的孔孟不管用的是哪一种办法,最终都是要大力发展热认知,让热认知成为主导我们日常思维的工具,但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则是另一种主张,他们是另一套心法。

老子学派主张关闭冷认知,完全让热认知作为人的绝对主导,关闭冷认知之后,就是老子所说的,弃圣绝智,为学日日为道日损,必须放弃理性思维,最终才能回到人的本性。

为了回归好的本性,老子学派必须采用避世的方法,过隐居的生活,最好是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式的生活。

你以为老子已经做得够远了吧,不,还有以为大神要出场,这个大神就是庄子,他更加升级了老子的理论,庄子也主张关闭冷认知,更进一步的连老子学派里的“腹部的”和“眼睛的”区别也否定掉了。

老子认为人吃饱了就行了,也就事腹部的欲望,但是五色令人目盲,眼睛的欲望就是多余了,就是不好的,庄子干脆彻底否定了他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区分什么肚子的和眼睛的,不事先预设任何的好坏,入股事先预设好坏,那跟孔子没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庄子的主张就是跟着感觉走,不要被事先预设的条条框框所约束,比如庄子寓言里的惠子,他就很苦恼大王给的葫芦又不能放面又不能舀水,这个葫芦还能有什么用呢?

庄子嘲笑他说,你可以那他来当救生圈呀,不事先预设,是庄子的最大特点,当我们被事先预设束缚住思维的时候,我们就很少能有什么创造性的思维。

中国的儒道思想看起来很对立,简单来说儒家是主张调和冷认知和热认知,达到合二为一的状态,道家则主张直接关闭冷认知,一切跟随自己的初心就行,这两派武功斗了千年,谁也打不过谁。

其实先秦诸子的这四门武功,你完全可以再不同阶段,不同年级去学习不同的武功,根据自己不同的资质来选择武功和门派,没有绝对好的武功心法,只有适合不适合你自己。

在做一些初级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孔子的办法,勤学苦练,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习惯成自然,那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比如说卖油翁,同样也可以入道。

做一些复杂事情的时候,应当学学老子那一套,无为而治准求自然,不要轻易改变复杂系统里的节点,回到初心和最初的状态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

培养艺术品位,或者某一项爱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孟子的办法,找到身上的闪光点或者兴趣点作为种子,不断施肥浇水慢慢发展壮大。

如果面对一项压力巨大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忘记自我,让热认知引导我们发挥水平,争取做到庖丁眼中武牛的那种境界。

小结:四种武功各有千秋,用这种认知科学的方式来重新解释先秦诸子的学说,可以让我们对先哲们的学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应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5033.html
------分隔线----------------------------